第四百九十五章 挂帅出征(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人倒是忠肝义胆,可一个视子如命,一个爱妻无度,这在京都是出了名的,如今在乎之人被抓去当了人质,他们有这个心,皇帝也不敢让他们挂帅。
  朝廷死寂,皇帝内心拔凉,泱泱闵朝竟然落得如斯田地。
  “皇上,臣请命。”老八适时站出来。
  皇帝诧异,没想到朱新八会出来。他是文官,如何带兵打仗?
  “臣自幼长在边疆,虽然身体不适合参军,但也饱读兵书,对历年来的戍边战役深有研究,加上这段时间曹国公不吝赐教,故而臣斗胆请战,还望陛下恩准。”
  皇帝皱眉,他差点忘了曹国公一身征战本事,奈何儿女不成器,倒是对朱新八这个准孙女婿抱以厚望,不但私下传授兵家战术,在人脉上也不忘牵线搭桥。
  对了,他殿试的考卷通篇不提漠北军,却也从中能看出对兵法谙熟,确实是有一定造诣的。
  影卫在查他底时,带回了几本《破阵子》,说是朱新八在高中之前以写书为生。皇帝闲时还真翻看了,里面的辛先生,颇有几分朱新八怀才不遇的影子,应该就是将自己虚构在里面。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里面写了不少战役,用兵如神,战法惊为天人。
  眼下无将可用,如果有曹国公坐镇指挥,何尝不给他一个机会?
  众官员没说话,但心里想法差不多,真要让姓朱的毛头小子去打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但他背后有曹国公撑腰。
  曹国公老了不假,但脑子里装的东西还在,而且他的威望在韩王之上,带领宿卫军没有任何问题,何况他只是坐镇指挥不在前线冲锋,极端的暴脾气不至于发作。
  如此一来,倒是没人反对。
  皇帝没有更好的选择,权衡之后封朱新八为明远将军,统领宿卫军抵御近卫军。怕他有闪失,同时封杨勇跟马继先为左右副将,听命于主帅,不可冒然行动。
  这句话是敲打,以免近卫军以人质要挟,左右副将乱了方寸。
  退朝之后,相关人等留下,进御书房商量战役。
  同时探子传来最新消息,近卫军前锋四万人轻骑上路,为首的正是敬王跟彭标,朝京都奔袭而来。
  皇帝脸色铁青,老血差点没再次喷出来。
  朱新八是主动请战,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看他能拿出什么御敌方案。
  沙盘很快端上来,朱新八沉着冷静,直指京都六十里的嘉阳关,那是条狭长的山谷,进京都的咽喉之地,亦是阻止近卫军的最佳险地。
  简庭宇皱眉,“离京都仅有六十里,一旦失守太危险,将无险可退。”
  他建议将战线往前挪,然而老八却摇头,“近卫军距离只有二百多里,而且前锋兵部直奔京都而来,他们全是轻骑兵,一路不停歇的话最快今天傍晚就到。若将战线往前移,时间紧急物资来不及调遣,无准备之仗必输无疑。”
  宿卫军距嘉阳关只有二十里,时间上绝对充裕。
  皇帝年轻时上过战场,他对朱新八的决定没意见。
  决定阻击地点,朱新八跟简庭宇要物资,三百担熟炒黄豆夹杂刺猬钉,尽可能多的嫩青草,来不及的话干草也可以。
  他奇怪的要求,让所有的人疑惑不解。
  朱新八浅笑,“彭标这个人向来奉信兵贵神速,四万人轻骑上阵,将补给远甩在身后,到嘉阳关时已是人困马乏。人有意志可以忍着不吃干粮,但马毕竟是畜生,可没有人的意志。”
  他望向窗外,接着道:“近几日酷暑闷热,若是天公作美的话,或许会有一场暴雨拖慢近卫军的行军速度,他们会更加疲累饥饿。”
  不止皇帝诧异,连杨勇跟马继光这种老将,都对朱新八刮目相看,后生可畏呀。
  只是提及下雨,皇帝不由想到许戈曾经说过的话,等人退散之后,他不由问周福海,“你膝盖这两天酸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