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府美食探案录 第10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有物证,没有人证,甚至连仵作都不能再从那骷髅架子上看出新的线索……
  平心而论,单从一具骨架推断到现在这个地步,任谁也要夸一句“能干”。
  涂爻在那份卷宗上画了个圈,“先派人在那边盯两天,静观其变,剩下的,再说。”
  如果凶手当真是王河的家人和邻居中的一人或几人,衙门忽然连着去了两天,说不定有胆子小的已经慌了。
  人一旦慌乱,就容易露出马脚。
  谢钰点头,“是。”
  眼下除了以静制动,似乎也实在没有更好的法子了。
  若白石镇的人永远不露马脚,恐怕本案也将沦为悬案。
  涂爻看了谢钰一眼,“看开些,人力有尽时,尽人事,听天命吧。”
  乍一听,这话大约实在不像个府尹该说的话,但事实如此。
  许多事情光人尽力不够,若天公不作美,谁也无可奈何。
  涂爻为官多年,经手的案件不知凡几,便是悬案也有许多,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倒是谢钰,这应该是他入开封府以来遇到的第一桩可能成为悬案的案子,一时迈不过去那个坎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初入江湖时,人总是踌躇满志,觉得天下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但活得越久,你就越能发现,世上有太多拼尽全力也够不到的无可奈何。
  然而谢钰考虑的确实另一件事。
  “大人,”他问,“若此案破获,凶手果然是王河的家人或邻居,会怎么判?”
  涂爻有些意外地看着他,忽然笑了,“确实长进了。”
  以前的谢钰只管抓人、断案,恪尽职守,至于破案之后怎么判,从不过问。
  简洁,高效,冷静,理智,无论什么案子都能公平公正地看待,不掺杂一点私心杂念和偏袒。
  在外人看来,甚至有些冷酷。
  当然,他没有错。
  非但没错,简直完美极了。
  但恰恰因为办事太过完美,反而不像个活人了。
  而现在,谢钰竟开始主动询问处置方式,就证明他的关注点已经从单纯的为朝廷办事,维护律法威严,扩大到关乎百姓。
  看似只是一点变动,实则区别很大,足有从执行者到执政者的区别那么大。
  证明这个还不满二十岁的年轻人,长辈们眼中的孩子,确实已经准备好蜕变成大人了。
  涂爻反问他,“律法中如何写的?”
  谢钰对大禄律法早已烂熟于心,当即不假思索道:“父母杀子,徒八年,或流五百里,若有情由或年过六旬者,罪减一等;情节恶劣者,两罚并举。余者,杀人偿命,与生人无异,若有情由,可酌情减刑。”
  若单纯按照律法来判定,只要杀了人,不管什么原因,都不可能无罪赦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