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实际上就是通过修建基础建设来发展经济的方式。
  大量的工程建设使得穷苦百姓不但可以获得就业机会,还能够通过工钱增加消费,从而促进经济活跃起来。
  诸葛亮自然立即想明白了这个道理。
  只是过去十年,他见到的是关东之地百姓战乱所承受的苦楚,见到的是大量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的悲惨,就连军队都有人相食的情况。
  所以哪怕已来到关中之地,发现了昭国繁华,他的思维也还没有转过弯来。
  只觉得百姓参加这样繁重的徭役,肯定会荒废农事,怎么会没有民怨呢?
  然而经过兄长点拨,他几乎立即想明白了原因。
  “兄长,所以昭国的传闻是真的,粮食这几年都是高产,路上几无饥饿冻死之人?
  而修建长安之事,工匠们都得到了丰厚的工钱,且并不耽误昭国农事?”
  诸葛瑾笑着摇头。
  “粮食高产这事儿确实是真的。你明日去长安城的米行、布行逛一逛,看一看长安城的物价,就能知道长安人的生活情况。
  至于是否有饥饿冻死之人,说实话,昭国这么大,总是有一些人照顾不到的,所以这话有些夸张。
  至于参与修建长安城的工匠们,我能肯定工钱丰厚这事儿是真的,因为我真的和长安城参与修建的一些工匠们聊过。”
  昭国粮食高产,兵甲锋利,难怪能拨出大量的钱财修建长安城。
  只是,诸葛亮还有一个疑问。
  “据说前面几年,长安城并没有大肆修建,反而是在地龙之后,仅仅两三年的时间就修好了,为何会如此之快?”
  这个问题,其实当初诸葛瑾来到长安之后也思考过。
  “其实这事儿兄长也还没弄明白。毕竟兄长年初而来,还没有进入官场了解更多消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