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兄弟二人主要讨论着益州之战和昭国科举考试。
  “今日我深思良久,长安此前之所以未传出动兵消息,想必是士兵与粮草早已提前在汉中筹备妥当。
  所以不论是益州还是长安,皆未能有所察觉。”
  诸葛亮这个猜想让诸葛瑾在一旁赞同点头。
  “我也是如此猜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此顺利占据通往益州的道路,许多东西必然已经提前准备。
  若我所料不差,恐怕今年科举考试之后,昭王必然要从学子当中挑选些许人去益州,这是一个机会!”
  此言一出,诸葛亮颇为震惊。
  “兄长这是想要抓住这个机会,去益州开启仕途之路?”
  兄弟俩对科举考中这事根本没有任何怀疑。
  毕竟以诸葛瑾的才学,若是去其他地方投靠,只会直接被征辟入掾吏,根本不需要像在昭国这样,多此一举先行考试。
  但如今的昭国已经不是十年前那样缺乏人才了,那时候远道而来的人才,只要得到昭王赏识,马上就能身居高位。
  然而十年时间过去,足够让昭国年轻一代孩子成长起来。
  所以说昭国现在不算是很缺乏人才,自然也不会有人在昭国一步登天为高官。
  想要在昭国步入仕途,只能老老实实进行科举考试。
  若按照正常路线,恐怕是先下放到郡县去历练,从简单的小吏做起。
  但现在有个捷径,诸葛瑾今天一听到益州消息,就确定益州能很快建立功绩。
  毕竟在昭国境内,关中和并州幽州凉州等地根基已经稳固,基本无什么大事。
  文官想要立下功劳,其实不太容易的,大多数时候只能顺着资历慢慢熬。
  但益州现在需要花大力气治理,昭王到时必定要调许多官员南下,所以诸葛瑾不想错过这次机会,他笃定益州会有很多大展拳脚的地方。
  “错过这一次,只能等下一次中原开战了,至少要两三年。”
  昭王稳扎稳打的风格,大家都已经认识到了。
  明明前两年也能出兵南下,但为了彻底让凉州安定下来,昭王不止不出兵南下,就连中原战场的事情都不插手。
  关东两个朝廷打得你死我活,战火纷飞,琅琊诸葛氏也在战乱当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甚至躲避到了荆州。
  以昭国的实力,真要带着大军插手中原战场,其实也不是没有能力做到。
  那群关东士族只要见识到昭国军队实力,恐怕都会暗暗投降,但昭王就是不这么干。
  按照昭国既定的执政风格,每次占领一个地方,那就是要彻底改变这个地方的官场制度,把吏治赋税田地全部都掌控在手。
  所以诸葛瑾推测,只有彻底吞并控制益州之后,昭王到时候才会在中原开启战场。
  “兄长,亮倒是觉得,关东诸侯恐怕也意识到昭国的危险了。
  若再不主动出击,昭国再发展几年,天下还有谁人能敌?关东诸侯也不是傻子。”
  诸葛瑾自己就是从荆州过来的,诸葛亮也知道关东诸侯的情况,所以他笑而问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