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大富婆 第324节(3 / 4)
她无奈地敲了敲桌面,问简家南:“先不说别的了,既然作为投资公司,你总要跟我说一说咱们未来要投资什么吧,你今天才把第一位员工给招到,该不会你想投资的第一家公司还没有找好吧?”
黄海燕越说越觉得这个很可能就是现实了,出乎意料的是,简家南却非常高兴地告诉她。
“不不不,第一家有潜力的公司我已经找到了,我现在就可以带你去看。”
简家南既然已经找到了合适的人手,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她已经心满意足了,再也不想继续在招聘会这里待下去了,马上就收拾了桌椅帐篷,带着黄海燕出了校门口。
十五分钟之后,两个人站在没有一个人走过的街道旁边,对着一家无人问津的小店面面相觑。
“出国留学?这就是你想投资的第一家公司?”
黄海燕非常不可思议。
简家南:“对呀。”
他想投资的第一家公司就是这个主打留学支持还有英语培训的小店。
黄海燕一下子捂住了脸,简直都想怀疑自己新找的这个老板是不是脑子不太好了。
“不是,你是认真的吗?”
黄海燕不可置信,这是一笔摆明了一定会亏本的生意,投进去的钱有来无回,如果简家南依然坚持的话,那么自己可要好好审视一下这段新职业了。
第185章 毕业快乐!
黄海燕就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一样, 乐不可支的,“你说什么?你要投资这个破公司?”
她语气里面充满了不可置信。
“78年改革开放的政策定下来了之后我们国家才少量正式地放开出国的关卡,而且想要出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公务出国或者是出国学习都要有许可证才可以, 不然的话你是再有钱都不行的。”
简家南失笑:“我知道啊,不才在下,大三的时候正好被院里选中成为了公派出国的留学生,这里面的流程我可是再熟悉不过了!”
黄海燕没好气地说:“你既然知道还找我来干什么?还不是铁了心地要投资这块地方了?”
要是简家南说服不了自己, 对为什么要投资这个破公司也拿不出来什么理由的话, 那么黄海燕是要好好考虑考虑,
撕毁一份刚刚签订不超过三个小时的合同要付出什么条件了。
简家南笑了一下,“那有什么的!”
“哪家大公司在一开始的时候不是像这样一样不成规模,小猫两三只的吗?”
简家南慢慢地跟黄海燕说:“这样,我是这样觉得的,出国留学, 去世界上的其他顶尖学府学习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没有人可以否认这一点, 每一年出国留学的人数都在逐渐增多。就拿我手里搜集到的证据来说吧,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国是一共有52名学生出国留学的,然后从1987年开始, 每一年都有一批出国留学的人,虽然人数不多, 但还是每一年都在增加,这说明了我们国家是有这个决心想要放开国门, 让我国学子去到其他国家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
“证明了我这个观点的,就是前两年的一项政策, 我们国家取消了‘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这意味着,出国留学的大门正式朝着每一位有意愿的留学生打开。”
只要你有钱有精力,恰好医院学校也愿意接收你,那么恭喜,你完全可以在政策的照佛之下,去到外面的新天地。
黄海燕慢慢皱起了眉头,“是这个道理没错,但是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比不上其他国家,出国留学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担得起的。”
这确实是个问题,开放自费出国,这只能说明没有资格审核的阻碍在了,但是其他的阻碍,可不小呢。
简家南竖起手指摇了摇,“不不不,话可不是这么说的。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谁都没有钱,那个年代我爸爸妈妈每个月有三十块钱的工资就已经算是生活水平上等的人家了,谁都不能小看。”
要不是有那样一家吸血鬼家人的存在,苏琴轩还有简阳平是绝对舍不得就这样辞职下海经商的,也就没有办法挣下来如今这样庞大的一份家产了。
“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之后,经商再也不是以前人人喊打的事情,万元户越来越多,人们的经济水平也在逐渐提升,从前万元户就可以称得上一句大富豪了,但是现在,就连大富豪的标准都在慢慢提高,十万、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人家都存在,人们兜里慢慢变得丰厚有钱起来已经是一个既定的事实。” ↑返回顶部↑
黄海燕越说越觉得这个很可能就是现实了,出乎意料的是,简家南却非常高兴地告诉她。
“不不不,第一家有潜力的公司我已经找到了,我现在就可以带你去看。”
简家南既然已经找到了合适的人手,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她已经心满意足了,再也不想继续在招聘会这里待下去了,马上就收拾了桌椅帐篷,带着黄海燕出了校门口。
十五分钟之后,两个人站在没有一个人走过的街道旁边,对着一家无人问津的小店面面相觑。
“出国留学?这就是你想投资的第一家公司?”
黄海燕非常不可思议。
简家南:“对呀。”
他想投资的第一家公司就是这个主打留学支持还有英语培训的小店。
黄海燕一下子捂住了脸,简直都想怀疑自己新找的这个老板是不是脑子不太好了。
“不是,你是认真的吗?”
黄海燕不可置信,这是一笔摆明了一定会亏本的生意,投进去的钱有来无回,如果简家南依然坚持的话,那么自己可要好好审视一下这段新职业了。
第185章 毕业快乐!
黄海燕就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一样, 乐不可支的,“你说什么?你要投资这个破公司?”
她语气里面充满了不可置信。
“78年改革开放的政策定下来了之后我们国家才少量正式地放开出国的关卡,而且想要出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公务出国或者是出国学习都要有许可证才可以, 不然的话你是再有钱都不行的。”
简家南失笑:“我知道啊,不才在下,大三的时候正好被院里选中成为了公派出国的留学生,这里面的流程我可是再熟悉不过了!”
黄海燕没好气地说:“你既然知道还找我来干什么?还不是铁了心地要投资这块地方了?”
要是简家南说服不了自己, 对为什么要投资这个破公司也拿不出来什么理由的话, 那么黄海燕是要好好考虑考虑,
撕毁一份刚刚签订不超过三个小时的合同要付出什么条件了。
简家南笑了一下,“那有什么的!”
“哪家大公司在一开始的时候不是像这样一样不成规模,小猫两三只的吗?”
简家南慢慢地跟黄海燕说:“这样,我是这样觉得的,出国留学, 去世界上的其他顶尖学府学习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没有人可以否认这一点, 每一年出国留学的人数都在逐渐增多。就拿我手里搜集到的证据来说吧,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国是一共有52名学生出国留学的,然后从1987年开始, 每一年都有一批出国留学的人,虽然人数不多, 但还是每一年都在增加,这说明了我们国家是有这个决心想要放开国门, 让我国学子去到其他国家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
“证明了我这个观点的,就是前两年的一项政策, 我们国家取消了‘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这意味着,出国留学的大门正式朝着每一位有意愿的留学生打开。”
只要你有钱有精力,恰好医院学校也愿意接收你,那么恭喜,你完全可以在政策的照佛之下,去到外面的新天地。
黄海燕慢慢皱起了眉头,“是这个道理没错,但是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比不上其他国家,出国留学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担得起的。”
这确实是个问题,开放自费出国,这只能说明没有资格审核的阻碍在了,但是其他的阻碍,可不小呢。
简家南竖起手指摇了摇,“不不不,话可不是这么说的。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谁都没有钱,那个年代我爸爸妈妈每个月有三十块钱的工资就已经算是生活水平上等的人家了,谁都不能小看。”
要不是有那样一家吸血鬼家人的存在,苏琴轩还有简阳平是绝对舍不得就这样辞职下海经商的,也就没有办法挣下来如今这样庞大的一份家产了。
“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之后,经商再也不是以前人人喊打的事情,万元户越来越多,人们的经济水平也在逐渐提升,从前万元户就可以称得上一句大富豪了,但是现在,就连大富豪的标准都在慢慢提高,十万、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人家都存在,人们兜里慢慢变得丰厚有钱起来已经是一个既定的事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