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大富婆 第33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在简家南两个人离开的这三个月内,她们虽然不在公司里面,但还是可以通过电话和电脑收到的员工交上来的财报中看到公司这段时间的运营情况。
  有了南嘉资本入资后的几家中小企业就如同有了靠山一样,不仅仅是腰板挺得更加直了,底气更加足了,还有了南嘉资本的背书,就跟有了什么质量保证一样,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青睐。
  总而言之,形势是一派稳中向前发展啊,他们南嘉资本,正处于无往不胜的时候。
  会议结束之后,于承宇突然提出来有事情要跟简家南说,让她留下来一趟。
  第190章 两年之期
  对于这个合伙人于承宇, 简家南还是比较满意的。
  虽然当初拉人进来是迫在眉睫的一件事,但是人嘛也不是简家南病急乱投医,胡乱放进来的。
  经过多方的考察和谈判之后, 南嘉资本才把于承宇给吸纳进来, 成为南嘉资本新的合伙人。
  在这一年多的相处时间之中,简家南发现了,于承宇这个人吧,虽然有一点急功近利, 换一句话说, 就是非常急迫地期待, 自己投进来的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面获得经济效益。
  但是呢,人家也不是没有优点的。
  在双方人员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只要你的意见是合理有充分理由的话,那么于承宇还是可以听得进去。
  他对简家南的决策,大部分时间内都是完全放开手让她去做的, 没有要强硬地参与进来并且指手画脚的意思。
  这一点,就让简家南非常满意了, 她也不想把自己宝贵的时间都给浪费在这种费尽心思说服合作伙伴——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情上面。
  就比如说这为期三个月的寻找新投资对象之旅, 就是于承宇力排众议在公司内部同意的。
  简家南不在公司的三个月期间,也是于承宇一个人坐镇公司,处理日常相关的公司业务。
  会议室里面的人都渐渐离开了, 只剩下于承宇和简家南两人。
  于承宇对简家南说:“小简总,我刚刚听了你的报告, 但是我有一点不明白的地方……”
  “啊,什么不明白的, 你说嘛。”
  简家南十分宽容,她知道有些人的天赋没自己那么高, 商业嗅觉不灵敏,对有问题的这些人,简家南还是挺宽和的。
  于承宇斟酌着开口了,“可是,我看了你这三个月的考察成果,为什么都是在往那些偏僻的地方而去呢?找到的可以投资的有潜力对象,也是一些小微企业。”
  “偏僻”这两个字都是于承宇美化过的形容词了,在于承宇看来,用“穷乡僻壤”这四个字来形容它们才是最恰当的。
  简家南好心地跟他解释:“于总,这件事我们一开始就讨论过了的吧?首先我们两个人都在南嘉资本的被投资对象上面达成了共识,我们要做的是最早的还有最重要的,那些已经明显成熟了的企业我们并不想入场去分一杯羹。”
  “最早”很好理解,就是在一家企业还比较稚嫩,正处于茁壮成长期间之内,无论是规模大小还是运行模式,都没有那么成熟。这个时间点是南嘉资本比较合适的入场期间。
  ”最重要”又要怎么理解呢?
  意思就是南嘉资本不是来者不拒的,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可以获得它的青睐。
  每一个产业,每一个方向,每一个领域,南嘉只会选择最有潜力的,最有商业价值的,最值得投资的。
  简家南的理念,自然得到了于承宇的支持,都是为了公司好,他并没有反对的道理。
  于承宇也想到了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候的那一次促漆长谈,面上也带上了几分笑意。
  于承宇轻笑了一声,“我明白的,我今天要说的也是因为这个。小简总,你不觉得刚刚会议上面你说的那些公司的发展期都有点长了吗?这些企业确实是有一定的实力,但是呢,要一直往里面投钱等他们发展到可以有经济效益回报的时候,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简家南和黄海燕的这一趟三个月旅程,去的都不是什么经济发达的地区,看看她交上来的这份报告,上面都是些什么企业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