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影帝只想考证 第110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推郝运去当华夏导协会长这个事情,并没有什么串联。
  也没有办法串联。
  差不多就是觉察到有些人在为这个局面造势,然后大家纷纷出手,各自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去促成而已。
  至于三十岁的导协会长……会不会太惊悚?
  真当导协是什么大组织啊。
  比导协更高级的是“华夏电影家协会”,也就是所谓的华夏影协,而华夏影协再往上,还有华夏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影协才是和音协平起平坐的组织。
  导演协会一开始甚至只能算个民间组织,1992年1月在香江发起并筹备组建,1992年年末才经政民部批准正式注册成立。
  这个会长郝运没什么不能当的。
  如果不能当,那些领导也不会如此重视,并且试探他们这些香江、湾湾、内地大导演的态度。
  让郝运意外的是,李谙和郝运聊起了《海边的曼彻斯特》,他前段时间正好人在米果,听说郝运拍了一部非常出色的态度,忍不住的去电影院看了。
  看完之后,他的心情很复杂。
  他在九零年的时候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推手》。
  那一年他已经三十六了!
  每一次见到郝运,李谙都感慨自己老得真快。
  有种前浪还在卷,却不得不面临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无奈。
  第1037章 大家误会了
  导协交流大会的第一天就顺顺当当的过去了。
  这是两岸三地导演行业的盛会,从来没有出现上千位导演和学生汇聚一堂的情况。
  而且交流的形式和内容都非常实在。
  第二天的交流会就更热闹了,临时安排了不少人进来。
  有些是昨天没来的,路上塞车塞到了今天,大概是开的马自达。
  有些是听说了这个会跑过来参加的。
  而且,这次还来了不少的演员和电影其他从业人员。
  大导们分享经验,对演员和其他从业人员来说也不是没有用。
  再说了,谁还能没有个导演梦想呢。
  在成为知名导演之前,李谙做了整整六年的“家庭煮夫”;昆汀塔伦蒂诺是录像带店员,所以他才能看那么多电影;还有北野武,你能想象一脸严肃的北野武大师竟然跟郭德纲做过同行吗?
  张益谋的第一份工作和美工出身的马大缸没法比。
  他只是一个棉纺厂的车工。
  好在张益谋那张“饱经沧桑”的脸庞倒是很容易让人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