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她爹是个万人迷 第137节(3 / 4)
总归人都是要长大的。
第二日天亮,靖国公一切照旧。
姜璇有言在先,不许任何人提起秋霞院的事,一旦有什么风言风语传到她耳朵里,无论有心无意,一律发卖出去。
用过早膳后,姜璇领着姜绾去探望朴玲。
看姐妹两个有说有笑的,她心里也踏实了些,可一想到朴玲对姜静行的心思,她又觉得造孽,所以在听到二人商量何时去郊外庄子上时,她当机立断,直接帮二人定下了后日走。
姜璇只道让她们放心,路上一干吃的用的,陪侍的丫鬟长随,都由她帮二人备好,只等后日出门就行。
朴玲和姜绾面面相觑,只得说好。
武德帝抱恙在床,罢朝三日,今日不过第二日。
姜静行命人将昨夜写好的折子递进宫,也算是承诺了昨日说的事,可朴律霖入太学的事好说,朴玲和胡重光的婚事却要好好斟酌一番。
第133章 生活就是一个圈
姜静行并不着急朴玲的婚事。
今日天光大好, 主院廊庑下光影绰绰,满是鸟语花香。
她散着头发坐在廊下想事情,在想起昨日胡敬易一日都等不得, 眼巴巴上府来撇清关系的事后, 心底不由一晒,暗道怪不得此人有着魏国公府做靠山,还只是个鸿胪寺的少卿。
才干比不上别人,行事也不如别人圆滑, 自然官途不畅。
姜静行猜着, 昨日里请她上门是真, 但提及朴玲, 却不见得是魏国公本人的意思, 多半就是这胡家大公子自己的意思, 不然以魏国公的为人, 做事不会这么得罪人。
不过, 比起魏国公本人走一步看三步,从不轻易得罪人的严谨圆滑,他这大儿子做事可要直白多了。
姜静行心道, 也幸亏只是胡敬易自己的意思,毕竟现今魏国公府当家做主的还是魏国公,不是他几个儿子,不然朴玲的婚事还真不好说。
姜静行深知自己恩师是什么人——那就是只老狼!
见了兔子,都不见得会撒鹰!
回想当年往事, 早有的猜测再次翻上心头。
其实她始终都想不太明白, 当年魏国公到底是抱着何等心态, 才会独独看重她,以致数次提携, 待她简直比亲儿子还亲。
昔日恩情到底是源自惜才,还是人老成精,从某些事上看出些了端倪,所以打着投机拉拢的想法提前下注她?
话说那时军中流行认义子,姜静行一度怀疑自己是不要多个爹了。
其实想这么多,是因为姜静行有些拿不定,拿不定魏国公今日一定要见她的缘由。
她索性将那点纠结抛至脑后,反正等见到人了,一切都好说。
她回屋换了一身玄色长袍,将平日半散的头发束紧,命人牵马来。
魏国公府建在朱雀街,与长明街隔了半座上京城,若是不骑马,坐着轿子去,少说也要半个时辰。
姜静行不愿在路上用太多功夫,随意点了几个护卫,和姜璇说了一声,便出门了。
魏国公府得了消息,早有老仆带人在正门石阶前等候着。
见一队人打马而来,年轻的小厮们赶紧上前牵马,又有人从姜静行身后的护卫手里接过礼,等几人躬身退下,姜静行翻身下马,那老仆人才上前道:“靖国公随老奴来,国公他老人家喜静,因而住的远了些,您随着老奴走就是。” ↑返回顶部↑
第二日天亮,靖国公一切照旧。
姜璇有言在先,不许任何人提起秋霞院的事,一旦有什么风言风语传到她耳朵里,无论有心无意,一律发卖出去。
用过早膳后,姜璇领着姜绾去探望朴玲。
看姐妹两个有说有笑的,她心里也踏实了些,可一想到朴玲对姜静行的心思,她又觉得造孽,所以在听到二人商量何时去郊外庄子上时,她当机立断,直接帮二人定下了后日走。
姜璇只道让她们放心,路上一干吃的用的,陪侍的丫鬟长随,都由她帮二人备好,只等后日出门就行。
朴玲和姜绾面面相觑,只得说好。
武德帝抱恙在床,罢朝三日,今日不过第二日。
姜静行命人将昨夜写好的折子递进宫,也算是承诺了昨日说的事,可朴律霖入太学的事好说,朴玲和胡重光的婚事却要好好斟酌一番。
第133章 生活就是一个圈
姜静行并不着急朴玲的婚事。
今日天光大好, 主院廊庑下光影绰绰,满是鸟语花香。
她散着头发坐在廊下想事情,在想起昨日胡敬易一日都等不得, 眼巴巴上府来撇清关系的事后, 心底不由一晒,暗道怪不得此人有着魏国公府做靠山,还只是个鸿胪寺的少卿。
才干比不上别人,行事也不如别人圆滑, 自然官途不畅。
姜静行猜着, 昨日里请她上门是真, 但提及朴玲, 却不见得是魏国公本人的意思, 多半就是这胡家大公子自己的意思, 不然以魏国公的为人, 做事不会这么得罪人。
不过, 比起魏国公本人走一步看三步,从不轻易得罪人的严谨圆滑,他这大儿子做事可要直白多了。
姜静行心道, 也幸亏只是胡敬易自己的意思,毕竟现今魏国公府当家做主的还是魏国公,不是他几个儿子,不然朴玲的婚事还真不好说。
姜静行深知自己恩师是什么人——那就是只老狼!
见了兔子,都不见得会撒鹰!
回想当年往事, 早有的猜测再次翻上心头。
其实她始终都想不太明白, 当年魏国公到底是抱着何等心态, 才会独独看重她,以致数次提携, 待她简直比亲儿子还亲。
昔日恩情到底是源自惜才,还是人老成精,从某些事上看出些了端倪,所以打着投机拉拢的想法提前下注她?
话说那时军中流行认义子,姜静行一度怀疑自己是不要多个爹了。
其实想这么多,是因为姜静行有些拿不定,拿不定魏国公今日一定要见她的缘由。
她索性将那点纠结抛至脑后,反正等见到人了,一切都好说。
她回屋换了一身玄色长袍,将平日半散的头发束紧,命人牵马来。
魏国公府建在朱雀街,与长明街隔了半座上京城,若是不骑马,坐着轿子去,少说也要半个时辰。
姜静行不愿在路上用太多功夫,随意点了几个护卫,和姜璇说了一声,便出门了。
魏国公府得了消息,早有老仆带人在正门石阶前等候着。
见一队人打马而来,年轻的小厮们赶紧上前牵马,又有人从姜静行身后的护卫手里接过礼,等几人躬身退下,姜静行翻身下马,那老仆人才上前道:“靖国公随老奴来,国公他老人家喜静,因而住的远了些,您随着老奴走就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