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第25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虎附和:“是啊,也不知这些都是哪些地方的魁首……”
  黄五怀疑:“可不一定,或许他们是高门权贵也未可知。”
  大虎投赞同一票:“对对对,指不定早已得了主考关照,这才有空日日交游集聚。”
  顾悄:那你们可真想错了。
  苦尽甘来的拟主考柳尚书,正一心扑在事业上。
  充分汲取乡试经验教训,他干脆直接宿在礼部,没日没夜深度钻研泰王提交的一线调研报告,并向神宗提出以下新变。
  罢礼部尚书任会试主考旧例。
  他主动推选谢昭谢首辅总揽出题阅卷要务。
  改监临必出御史旧例,在都察院无高品级御史的情况下,酌情从六部抽取。
  为表忠心,他直接推荐了刑部尚书高勤作会试总监临。
  同时,严肃整饬巡考与收卷官职责。
  令巡考兼任收掌试卷官,收卷时务必查人查卷查稿纸,分毫不许出错。
  内场提调,则由他亲自上阵。
  为保万无一失,他又着人考前全流程模拟一遍。
  事无巨细,都考虑进去,这才安下心来。
  他一个水货,自是没法做得如此周全,但不碍事,他可以摇人。
  于是,礼部上下都知道,柳巍身边有个不良于行、困于轮椅的青年,虽面容冷峻,不苟言笑,但出谋划策为上官分忧上,却是一把好手。
  既如此繁忙,柳巍自然顾不上外头。
  更顾不上络绎不绝的拜帖托请。
  考前十五天,柳家门庭若市,热闹得仿佛菜市场。
  尚书虽掩门避走,未见一个考生,可他那记吃不记打的儿子,正敞开了麻袋装银子。
  门风一坏,谣言顿时四起。
  诸多陈年旧事也缓缓浮上水面。
  曾经柳巍猖狂。
  科场“选妃”,圈了不少人禁在京都郊外一别庄内。
  其中自愿听话的,就做了客卿,除了失去自由,也算好吃好喝。
  而不愿听话的硬骨头,有些上了刑枷,有些脸上烙下奴印,关在监牢日日折磨,直到驯服为止。
  这些消息真真假假、捕风捉影,考前却一夜之间如星火燎原。
  京城凡有人处,都在议论纷纷。
  这可急坏柳巍麾下门客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