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竹碎玉 第11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斐被她这一句勾起回忆来, 沉默片刻,长长地叹了口气:“修建学宫, 重振太学,是我年少时向父皇进言提议之事……”
  彼时宣帝采纳了她的建议,也允准她参与其中。
  此后几年,萧斐大半精力都耗费在此事上。
  奈何那时的局势比现在还要难上许多,动辄掣肘,先被世家那些老狐狸们为难,后又遭逢战乱,到底还是荒废下来。
  耗费无数心血的事没能成,山雨欲来,时局动荡。
  萧斐心灰意冷之下,避居阳羡。
  宣帝驾崩后皇位几经更易,本该高高在上的天子倒像是朝生暮死的蜉蝣,总不长久。或是备受辖制,有心无力;或是得过且过,醉生梦死。
  谁也没想起过这桩旧事。
  直至重光帝登基,才又有了重建学宫的想法。
  虽说磕磕绊绊,亦不尽如人意,但至少朝着想要的方向迈出几步。
  萧窈不知当年内情,惊讶过,挽了萧斐的手道:“虽说没能成,但若非您当年安排的种种打了底子,如今再做,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萧斐心中涌现的几分怅然被这话冲淡许多,葱白的手指在她嫣红的唇上轻点了下,调侃道:“嘴怎么这样甜?难怪能将人哄得晕头转向,唯命是从。”
  萧窈听出她意有所指,轻咳了声,笑而不语。
  说话间,马车已在学宫外停下。
  因年节的缘故,大半学子皆已回自家团聚过节,唯有三五个家离得太远,不便归去的寒门学子仍留在此处钻研学问。
  萧窈还曾叫人送了些衣物给他们。
  偌大一个学宫显得格外空旷而宁静,伫立山林间,昔年为战乱所毁坏之处早已修缮妥当,再难看出曾历过的风霜。虽无学子,但一路走过也能看出他们在此求学所留下的痕迹。
  穿行其中,萧斐时不时会讲些筹建学宫的趣事,也会讲自己当年如何同那群老狐狸斡旋。
  其中还有崔翁的事迹。
  萧窈含笑听着,待从小童口中得知尧祭酒在澄心堂整理书稿,立时前去问候。
  “我先前问过谢昭,他说您年节前后是要出门访友的……”萧窈顿了顿,端详着尧祭酒的气色,担忧道,“师父可是身体不适?”
  尧祭酒披着大氅,神采不似往日。
  身前的小炉上煮着沸水,温着酒,姿态倒是闲散惬意。从容道:“我是上了年纪的人,冬日天寒地冻,有些不舒坦也在所难免。”
  尧庄须发皆白,平日里看起来俨然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精神炯烁。总叫人不自觉忽略,他实则是个年纪比重光帝还要大上不少的人。
  他自己说得轻描淡写,萧窈却不以为然:“晚些时候,我令医师过来为您好好诊治,纵不说服药,至少也该好好调养着。”
  说罢,又将书案上的酒盏收起来。
  “酒还是少喝为好。”萧窈迎着尧祭酒无奈的目光,认真道,“再有就是学宫中的事务,您也不必想着事必躬亲,该放手交由属官们去做……”
  尧祭酒摇头:“我放心不下。”
  若只是些无关读书的庶务,交由学宫属官倒也无妨,但涉及学问之事,他总难以撂开不管。
  萧窈知他在这方面分外执着,却还是坚持道:“那也该叫人多分担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