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南丞带着的队伍也算兵强马壮,至少再缺吃少喝,有苏家镇场子,他苏南丞带出来的兵马都饿不着。
  所以这一路北上也算势如破竹,捷报频传。
  如今的人都是一样的,不是什么特殊地方的险要关卡,也不需要太过复杂的战略战术的时候,拼的就是实力。
  什么实力?战斗力,还有谁家吃得饱。
  不过也是废话,吃不饱的哪有战斗力呢?
  所以苏南丞的队伍四月十六从京城出发,五月初的时候,已经离开了卢扬,卢扬那些还没成规模的乱民已经剿灭。
  如今正往济安府去。
  也没赶着行军,路上走的不快,也叫大家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这一路走来,所见所闻,无不令人心惊。
  田间耕种的人很少,更多的是乞讨和逃难的人。
  就算是今年可以耕种,可很多人连种子都买不起了,自家留下那点种子,早就吃完了。
  官府会发一部分,可毕竟惠及不了全部。
  有些人太过饥饿甚至会把别人耕种下去的种子挖出来洗一洗吃掉。
  北方一些地方土地本就贫瘠,越是靠近汾河,越是年年受灾。
  济安府就是这么个地方。地方大,人穷的要命。
  下面很多县城都是旱一年涝一年凑合过。
  尤其是最接近汾河的八个县,年年都有人离开乞讨。
  俗话说‘济安十几州,十年九不收’,可见济安府的情形。来这里做官的,无一不是没什么后台的。
  反正不管是做什么官,这里升迁是最难的。
  而一旦这里有人造反,那是人数真不少啊!不搏一搏就要饿死了。
  这一次,苏南丞以李将军养伤为名,没叫他来,下面将军们都没有李将军那么有影响力。但是运城的兵都很服气苏南丞,有一小部分上回没跟随的,也早就听说过这位年轻的苏将军如何,也没意见。
  尤其是,苏南丞虽说说不上与将士们同吃同住,至少也是时常跟他们一起。
  午膳时常就在小兵们里头混着吃了。愈发与他们亲近起来。
  到达济安府就见着当地惨况。济安府内最大的两股势力,一股是民间的,领头的是个叫孙黑狗的人。
  这个人也很有本事,如今已经有五千余人跟随,占据了一个县,很成规模。
  另一个,就是原本渝县的一个师爷,这厮更是个厉害的。他最早只是纠结了本地县衙的一些捕快和壮丁,杀了知县。抢了本地粮库。
  带着本地造反的百姓一起,如今已经占了三个县,人数也有三四千。虽然不及前面那个可是却更有规划。
  不过这对于苏南丞来说,都不是大事。他带来的不光是队伍,还有不少粮食种子。
  肯定不够本地全部,但是有就比没有强。
  他一心早日到达信阳,所以对于济安府也是快刀斩乱麻。并不再做诏安的事。所以,来到济安府的第三天,就出兵擒住了那个师爷宋凌,直接就在闹市口剐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