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东海王不孝顺,拐了他的发妻跑去游山玩水,只留下他这么一个老阿父,在深宫中孤寂难熬。
  惹得越妃不耐烦的把文帝赶了出去。
  不过,可能是宣后游山玩水,心情舒畅,越发光彩照人的模样让文帝也心痒难耐。
  于是,文帝在禾绾和文子瑞大后的一个月,就禅位给文子瑞,带着越妃去寻宣后去了。
  文子瑞虽然猝不及防的就成了皇帝,但是处理政事却十分的游刃有余,百官们也放下心了。
  除了程始,心中越发的苦涩。
  明明,他们程家应该是皇亲国戚,风风光光的,却……
  哎!
  禾绾也没有让宣后和越妃多松快多少时日。
  抓着她们来帮忙,成立一所女院。专门收容孤女,教导她们读书习字。
  如果有聪慧之人,便教导她们物理、数学、化学……
  都是一些寻常有才华的公子们看不上的天工开物之学,却能改善百姓的生活。
  如果蠢笨,学不进去,也能学一些傍身的手艺,能养家糊口,过的平常安稳。
  文帝和瑞帝两位帝王,宣后、越妃、禾绾三位最重量级的女子支持,加上胶东袁氏的赞赏,这女子学院还真的开了起来。
  渐渐的,女子的地位越来越高,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时间一晃而过。
  如果说京都有什么奇人奇事,能惹得百姓津津有味的翻来覆去的闲谈,便有三位奇人。
  其一,是皇后禾绾。
  成立了女子学院,带领她们发明创作了诸多功在千秋的物品,以一已之力,提高了女子的地位。
  其二,是瑞帝文子瑞。
  大力支持女子学院,任免女子为官作宰,减免赋税,让百姓修身养性十载。
  然后任命霍不疑霍侯领兵作战,开疆扩土,镇压周边国家。
  其三,是位列三公之首的胶东袁氏袁公——袁慎,袁善见。
  提出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改革方案,和瑞帝携手变革,让国家国富民强,百姓们能吃饱穿暖,攒上一些银钱。
  最重要的是,袁公终生不娶。
  所以,难免对袁公的私事多了几分关注和讨论,不由自主的猜测袁公为何不娶妻生子?
  其中,从中窥得一二真相的百官心中苦闷。
  我知道啊!
  但是我不能说。
  这种自已知道一个天大的秘密,却不敢吐露一二的百官心里憋屈极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