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真理报发威(2 / 3)
丰林海也很擅长这一方面,他观察到的西方商人,虽然这些商人本身有一些是很富有,可是从他们的行为习惯中,丰林海看得出,他们的国家并不富有。
“他们羡慕我大宋的繁华,更羡慕我大宋的文化,很多来了我大宋后都学我大宋文字,读古文,学做诗词。”
“他们国家同样有文字,可是他们国家连毛笔和宣纸都用不起,我大宋的瓷器,在他们那里都是贵族才能用……”
“这一切,未必不是因为他们国家使用白话文,没有古文,没有我大宋各古文典籍,没有儒家的四书五经……”
丰林海越是思索就越是担心。
……
随着《真理报》在汴梁四处繁华地段,交通要地不断的张贴开来,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一篇文章。
11世纪的大宋,除却军事外,在整个世界的文化、经济地位就相当于21世纪美国在全世界的地位,这个时代,无数西方国家的人万里迢迢到大宋经商。
而汴梁做为大宋的文化、经济中心,更是外国商人最多的城市。
汴梁城的市民不少都与西方商人有过交集,尤其是一些商人与不少西方商人交往密切,也知道西方很多国家的真实情况。
这一篇文章讲到西方用白话文,而国家并不如大宋富裕,这是真真切切的事实。
国家的富强涉及到经济、文化、习俗、教育等等各方面的因素,现代国家都理不清,更何况这时代的普通老百姓,而简单的比较是最容易的。
老百姓也有脑子,一比较,用古文,儒家治国的大宋是天下最富的,而用白话文,没有儒家文化的国家都比我大宋差,再加上这篇文章后面例出的一条条分析,虽然理不清,可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似乎很有道理。
“秦公子倡导白话文本意是好的,可是他或许真的有些预料不到。”
“越容易得到的,越不会珍惜,白话文太简单直白了,上手是容易,可是要想从中真正磨练出人才,未必能够,秦仙傲自己不也诗词歌赋古文样样在行,他自己是学古文长大的,未必能料到白话文过易了反不是好事。”
“白开水哪里比得上浓汤好喝?那些西方国家为什么不富,就是人蠢了,为什么蠢,就是用白话文,不敢用古文,因为一用古文,就没几个人懂。”
“如果这篇文章说的是真的,那我们用白话替代古文,可不太妙……”
……
一股担忧、恐惧在汴梁老百姓中传播并且向着四周传扬开去,同时,《真理报》也在向着四周城池传去,而《真理报》的文章,也不断更新,一篇篇风格迥异,或长或短的文章出现,流传在百姓中,而这些《真理报》上的文章无一不是怦击白话文替代古文,怦击推翻儒家文化的。
皇宫中。
“太后,如今城中民议汹汹,很多人都对用白话文教学产生了恐惧,担忧,暗地里总说这一次秦仙傲恐怕做错了。”
“是么!”高滔滔嘴角露出淡笑。下首一个个官员也露出笑容。
“这一下秦仙傲名气得大受损失。”
“以名望来控制百姓,必然也会受到同样的反噬,秦仙傲这样玩水,出现这种事也正常。”
“嗯,这还早着,岭南那边听说分田地、打土豪的事现在秦仙傲还没摆平,我看天下百姓也等不了太长时间……”
……
一个个低声说着,唯有司马光沉着脸。高滔滔手一抬,厅中声音方才小去。
“他秦仙傲以报纸操纵民意,我们这一次也以《真理报》反操纵民议,这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他也尝尝老百姓非议反对的后果,不过丞相……”高滔滔看向下首司马光,“你似乎不太开心,莫不是担心这一次又会出事?”
“这次不过是议论白话文教育该不该实施,出不了大事,就算我们败了,也不过是损失些名气罢了,再说了,《真理报》上的文章,虽然百姓猜到是朝廷的笔杆子,可未必会猜到我们头上。输了,损失不大,赢了,秦仙傲的损失才大。”司马光沉声,“我只是在想,秦仙傲真的这一次就没想到我们的手段?”
整个大厅寂静。 ↑返回顶部↑
“他们羡慕我大宋的繁华,更羡慕我大宋的文化,很多来了我大宋后都学我大宋文字,读古文,学做诗词。”
“他们国家同样有文字,可是他们国家连毛笔和宣纸都用不起,我大宋的瓷器,在他们那里都是贵族才能用……”
“这一切,未必不是因为他们国家使用白话文,没有古文,没有我大宋各古文典籍,没有儒家的四书五经……”
丰林海越是思索就越是担心。
……
随着《真理报》在汴梁四处繁华地段,交通要地不断的张贴开来,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一篇文章。
11世纪的大宋,除却军事外,在整个世界的文化、经济地位就相当于21世纪美国在全世界的地位,这个时代,无数西方国家的人万里迢迢到大宋经商。
而汴梁做为大宋的文化、经济中心,更是外国商人最多的城市。
汴梁城的市民不少都与西方商人有过交集,尤其是一些商人与不少西方商人交往密切,也知道西方很多国家的真实情况。
这一篇文章讲到西方用白话文,而国家并不如大宋富裕,这是真真切切的事实。
国家的富强涉及到经济、文化、习俗、教育等等各方面的因素,现代国家都理不清,更何况这时代的普通老百姓,而简单的比较是最容易的。
老百姓也有脑子,一比较,用古文,儒家治国的大宋是天下最富的,而用白话文,没有儒家文化的国家都比我大宋差,再加上这篇文章后面例出的一条条分析,虽然理不清,可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似乎很有道理。
“秦公子倡导白话文本意是好的,可是他或许真的有些预料不到。”
“越容易得到的,越不会珍惜,白话文太简单直白了,上手是容易,可是要想从中真正磨练出人才,未必能够,秦仙傲自己不也诗词歌赋古文样样在行,他自己是学古文长大的,未必能料到白话文过易了反不是好事。”
“白开水哪里比得上浓汤好喝?那些西方国家为什么不富,就是人蠢了,为什么蠢,就是用白话文,不敢用古文,因为一用古文,就没几个人懂。”
“如果这篇文章说的是真的,那我们用白话替代古文,可不太妙……”
……
一股担忧、恐惧在汴梁老百姓中传播并且向着四周传扬开去,同时,《真理报》也在向着四周城池传去,而《真理报》的文章,也不断更新,一篇篇风格迥异,或长或短的文章出现,流传在百姓中,而这些《真理报》上的文章无一不是怦击白话文替代古文,怦击推翻儒家文化的。
皇宫中。
“太后,如今城中民议汹汹,很多人都对用白话文教学产生了恐惧,担忧,暗地里总说这一次秦仙傲恐怕做错了。”
“是么!”高滔滔嘴角露出淡笑。下首一个个官员也露出笑容。
“这一下秦仙傲名气得大受损失。”
“以名望来控制百姓,必然也会受到同样的反噬,秦仙傲这样玩水,出现这种事也正常。”
“嗯,这还早着,岭南那边听说分田地、打土豪的事现在秦仙傲还没摆平,我看天下百姓也等不了太长时间……”
……
一个个低声说着,唯有司马光沉着脸。高滔滔手一抬,厅中声音方才小去。
“他秦仙傲以报纸操纵民意,我们这一次也以《真理报》反操纵民议,这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他也尝尝老百姓非议反对的后果,不过丞相……”高滔滔看向下首司马光,“你似乎不太开心,莫不是担心这一次又会出事?”
“这次不过是议论白话文教育该不该实施,出不了大事,就算我们败了,也不过是损失些名气罢了,再说了,《真理报》上的文章,虽然百姓猜到是朝廷的笔杆子,可未必会猜到我们头上。输了,损失不大,赢了,秦仙傲的损失才大。”司马光沉声,“我只是在想,秦仙傲真的这一次就没想到我们的手段?”
整个大厅寂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