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万物共祖(2 / 3)
“这一个‘百万种以上物种共有一个祖先’,虽然没有完全论证《物种起源》的观点,可是它至少从某些方面论证了《物种起源》里的一些观点,至少颠覆了‘天创万物’等某些主流观点。”
“万物共祖既然论证成功,再加上段无丙上次的‘物种是变化的’也论证成功,那《物种起源》这本书就绝不是无稽之谈,里面可以挖的宝藏还很多,叙真,我都不得不对你那弟子段海峰嫉妒了……”
“可是……要说它颠覆儒家,这不够,远远不够!”
“嗯,天意依然属儒,万物或许共祖,可是这‘万物’不包括人!”
……
张九才的成功在大理武道界激起了巨大的震荡。
儒家四月摘六果。
而太极社,三年连摘三果,一次,两次还可以说是运气,可接连三次,一年一次,虽然比不上儒家,可也很可怕了,这已经不仅仅是运气可以安慰得了自己的。
儒家是天意钟爱,太极社呢?
而且这一次太极社摘果不是段无丙、秦龙等初始成员,而是第二代成员张九才。
虽然一个个如黄通明这样的前辈应该值得高兴,毕竟张九才与段无丙、秦虎、秦启不同,段无丙、秦虎、秦启都是师从郭叙真,而张九才是师从黄通明,张九才成功,就表示着其他师从李士奇、闻士达、吴心果、刘豫等等的赫连敏、鲁宝佳、杨启先等人也会成功。
可是这成功谁都看得出,是因为他们进了太极社,而不是黄通明、闻士达、吴心果等的功劳。
而他们——
“午门跪谏我们没错,只是我们老了比不了他们年轻人,段海峰也是运气好。”
“如果九才进了黄通明的班子,应该早就出成果了!太极社成员毕竟比别人聪明!”
“午门跪谏或许错了,可是错就错在后面的分家上,这分家不该以各人意志,想去哪一个班子就去哪一个班子,而应该平均分配,太极社成员既年轻,又一个个得了段海峰的培训,过目不忘,聪明透顶,他们应该平均分配到七个班子中就是了。”
虽然惊叹,可更多的是不服气和后悔,毕竟太极社再三摘果,可是这摘果的并非太极社中的巢笑禅、庄恃己等老一辈的人,而全是弱冠左右的年轻人,而他们自己的班子中全都是老一辈的人,这自然不公平。
因此反而是张九才摘果的论点,这来自《物种起源》中的‘万物共祖’颇为让人感慨,显然这一观点在挑衅儒家的路上又迈了一步。
张九才摘果的消息很快传向天下。
挤得满满的大厅内,微微有些发福的老人双眼咄咄有神。
“儒道阐释天道,天道自然支持儒道,顺天者昌,我儒家顺天而行,应该是会永久昌盛的,可是别忘了天道之中还有一个成语,那就是‘天道酬勤’。”程颐声音虽然温和,四周一个个却是正襟危坐,噤若寒蝉。
“业精于勤,荒于嘻。发奋努力才是真正的顺天而行,倘若懈怠懒惰,那是逆天而为,所以,儒家有连摘六果,可我们以为天意属儒时,便有了新学、商容学派接连摘果。”
“这是老天对我们的警告,也是我们逆天而行的惩罚,是新学、商容学派勤奋的奖励,好了,老夫话尽于此。”
很快程颐走出这大厅。
“老师!”一道人影急匆匆而来,“老师,这是岭南传来的情报。”“岭南?”程颐连接过,打开扫了一眼。
“太极社张九才摘果!”程颐脸色刷的变了。
商容学派摘果余波尚未散尽,太极社年轻人张九才也摘得长生果的消息从大理迅速传到大宋,很快也引起了震动。
“太极社又出了成果?”
“这新学和商容派还才摘果吧,不是说合长生诀极难,我记得历史资料中记载,摘一个长生果要数十年,如果天下一年出一果,便是武道盛事吧?”
“怎么现在,不说儒家,就一个小小的太极社就……” ↑返回顶部↑
“万物共祖既然论证成功,再加上段无丙上次的‘物种是变化的’也论证成功,那《物种起源》这本书就绝不是无稽之谈,里面可以挖的宝藏还很多,叙真,我都不得不对你那弟子段海峰嫉妒了……”
“可是……要说它颠覆儒家,这不够,远远不够!”
“嗯,天意依然属儒,万物或许共祖,可是这‘万物’不包括人!”
……
张九才的成功在大理武道界激起了巨大的震荡。
儒家四月摘六果。
而太极社,三年连摘三果,一次,两次还可以说是运气,可接连三次,一年一次,虽然比不上儒家,可也很可怕了,这已经不仅仅是运气可以安慰得了自己的。
儒家是天意钟爱,太极社呢?
而且这一次太极社摘果不是段无丙、秦龙等初始成员,而是第二代成员张九才。
虽然一个个如黄通明这样的前辈应该值得高兴,毕竟张九才与段无丙、秦虎、秦启不同,段无丙、秦虎、秦启都是师从郭叙真,而张九才是师从黄通明,张九才成功,就表示着其他师从李士奇、闻士达、吴心果、刘豫等等的赫连敏、鲁宝佳、杨启先等人也会成功。
可是这成功谁都看得出,是因为他们进了太极社,而不是黄通明、闻士达、吴心果等的功劳。
而他们——
“午门跪谏我们没错,只是我们老了比不了他们年轻人,段海峰也是运气好。”
“如果九才进了黄通明的班子,应该早就出成果了!太极社成员毕竟比别人聪明!”
“午门跪谏或许错了,可是错就错在后面的分家上,这分家不该以各人意志,想去哪一个班子就去哪一个班子,而应该平均分配,太极社成员既年轻,又一个个得了段海峰的培训,过目不忘,聪明透顶,他们应该平均分配到七个班子中就是了。”
虽然惊叹,可更多的是不服气和后悔,毕竟太极社再三摘果,可是这摘果的并非太极社中的巢笑禅、庄恃己等老一辈的人,而全是弱冠左右的年轻人,而他们自己的班子中全都是老一辈的人,这自然不公平。
因此反而是张九才摘果的论点,这来自《物种起源》中的‘万物共祖’颇为让人感慨,显然这一观点在挑衅儒家的路上又迈了一步。
张九才摘果的消息很快传向天下。
挤得满满的大厅内,微微有些发福的老人双眼咄咄有神。
“儒道阐释天道,天道自然支持儒道,顺天者昌,我儒家顺天而行,应该是会永久昌盛的,可是别忘了天道之中还有一个成语,那就是‘天道酬勤’。”程颐声音虽然温和,四周一个个却是正襟危坐,噤若寒蝉。
“业精于勤,荒于嘻。发奋努力才是真正的顺天而行,倘若懈怠懒惰,那是逆天而为,所以,儒家有连摘六果,可我们以为天意属儒时,便有了新学、商容学派接连摘果。”
“这是老天对我们的警告,也是我们逆天而行的惩罚,是新学、商容学派勤奋的奖励,好了,老夫话尽于此。”
很快程颐走出这大厅。
“老师!”一道人影急匆匆而来,“老师,这是岭南传来的情报。”“岭南?”程颐连接过,打开扫了一眼。
“太极社张九才摘果!”程颐脸色刷的变了。
商容学派摘果余波尚未散尽,太极社年轻人张九才也摘得长生果的消息从大理迅速传到大宋,很快也引起了震动。
“太极社又出了成果?”
“这新学和商容派还才摘果吧,不是说合长生诀极难,我记得历史资料中记载,摘一个长生果要数十年,如果天下一年出一果,便是武道盛事吧?”
“怎么现在,不说儒家,就一个小小的太极社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