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它的名字叫‘颐’(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方法确实是最好的测气压方式,只是……这管子用?”司马光疑惑的往下看。
  “此法之难,难在观察到水银柱的高度,因此装置水银的容器必须为像水晶这样的透明的物质,可是水晶向来珍贵,即便有足够供人浪费的水晶,可制造成气压计所需的工艺也是一大极大的难题……”
  司马光微微点头,水晶磨制凹凸镜都不容易,更别说做成气压计那样。
  “我观琉璃有感,制成玻璃,也可无色透明……”
  司马光眼睛瞪大,制成玻璃,无色透明的玻璃?
  一下司马光来了兴趣。
  “此玻璃,也可称之为无色琉璃,最适宜制造各种观测工具,当然也适用于制造大气压。”秦朝只是简单一句代过,而后——
  “我制成气压计,又邀请伊川先生南下……”
  ……
  一个个士子阶层读着这一篇‘补遗’,很多都对秦仙傲所讲的‘玻璃’极为感兴趣,可是秦仙傲文中根本就没多说。除了玻璃外,文中最让人感慨,甚至嫉妒的是秦仙傲做成气压计后,居然邀请程颐南下确定标准。
  “秦仙傲连孔夫子都不放在眼里,可这一次……”司马光放下报纸,眯起了眼。
  “要么就是秦仙傲在作秀,要么就是秦仙傲发自内心的敬重‘贱学’。”吕公著微微一叹,眼里都是羡慕,“秦仙傲立标准,居然用正叔的名字来命名,一个标准大气压叫做‘颐’,这一招很毒呀!”
  后世,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的杰出贡献,像用‘伏特’命名电压单位,‘欧姆’命名电阻,‘牛顿’命名力的大小,以物理学家名字命名他们发现的相关物理知识,尤其是单位,这是很正常不过的事,可这时代。
  秦朝用‘程颐’的名字来命名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单位,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而这带来的好处。
  做学问的很多不求财,不求权,求的就是一个名字,这甚至连品德修养都无暇的司马光、王安石、程颐内心也都逃不过名之一字。
  将发现的自然现象,以发现人的名字命名,可以想象,程颐就算什么都不是,光这个就能让他百世流芳,这样的好处普通老百姓没感觉,可是学问界人谁不羡慕。
  “明明可以用别的命名,秦仙傲发明了气压计,就由他来定压强单位,明明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偏偏……”
  “程颐发明了压强,用他的名字命名标准压强单位,确实道理说得过去,只是秦仙傲能够做得滴水不漏,还将程颐邀请过去,一起商讨,确定标准气压,压强公式……”
  “秦仙傲是真的想将‘贱学’扶正,这才如此卖力!”
  ……
  丽正书院一间院子中,罗从彦笑眯眯的放下报纸:“原来压强单位是760毫米汞柱,这毫米是岭南的单位,一个压强单位称为‘颐’,这是师祖的名字,我就说老师怎么去一趟岭南,嘴里对秦仙傲顿时客气了很多,原来得到的好处是在这。”
  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不过,我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摘果!”罗从彦走到桌前,磨起墨来,脑海里也自然而然的思索起来,很快磨好墨,很自然的罗从彦拿起毛笔写了起来。
  “嗯?”
  不远处几个书生对视一眼。
  “罗师兄不是说看完报就开始以祖师的《万物有质》里的观点摘果么,怎么?”
  “摘长生果向来就是个极费脑筋的事,哪一次摘果时,不是要苦思凝想数天,数十天的?而且断断续续,哪里会有说摘果,提笔就能写的?”
  “还写得这么流畅,嘴角带笑?”一个个摇了摇头,心中都明了了,大师兄一定是在写别的文章。
  一个个长生诀公式从罗从彦笔下流水般泻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