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三朝太妃 第9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佟佳夫人眼神不离她的脸,越看笑容越大,“你如今越发长进,就差一个嫡子,不过你们夫妻分隔两地,也不必太着急,等二十二殿下回来了,早晚会有的。”
  茉雅奇不好意思地笑,“额娘才跟女儿说过,不要急孩子的事情,如今回来,您又说了一遍,可见是女儿平素的表现,让你们担心了。”
  “谨太嫔如何说的?”
  “与您差不多的说辞。”茉雅奇眉眼弯弯地笑道,“女儿哪有那么脆弱,好着呢。”
  “额娘瞧你也是过得极好。”
  茉雅奇肯定地点头,“除了称呼上变了,女儿在安寿宫的日子与从前没什么两样儿,且还要更亲近几分呢。”
  佟佳夫人欣慰,“使团就一点儿消息没送回来吗?”
  茉雅奇摇头。
  而此时的使团在何处呢?他们此时在一个叫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国家,几十年前刚结束战火,整个国家甚至不如大清一个省大,如今却已经是这整块土地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胤祜原就知道西洋的物件儿极其特别,真的抵达西洋,见识到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惊讶之余,甚至有些惶恐。
  世界太大了,大清之外还有那么多的土地,那么多的文明,他们并非朝中一直所称的蛮夷、番邦,而是有着同样强盛的国力和军力。
  有些国家不允许大清的商船进入港口,只允许使团上岸交流,可仅仅只是在港口外,看见那丝毫不逊于大清的巨大战舰和商船,便足够打破使团官员们的固有印象。
  相比于这些“大人们”,大清的海商们就淡定许多,因为这些他们都是见过听过的,而这一趟出海,他们更欣喜的是收获,这巨大的船队,还有两艘战船,连海盗都不敢轻易靠近,这是从前没有过的。
  随使团出海的名额需要一笔巨款买下,回大清后还要再缴纳巨额的税,时间周期也比他们自行贸易更久,可是只安全这一点,便足够海商们趋之若鹜,他们甚至还期盼着大清能够多来几次出使,届时多少钱都要买到名额。
  这个时候的大清,在西洋各国眼里,仍旧是强大的。
  几千年的文明,幅员辽阔,能够自给自足,“遍地黄金”……
  因此大清的使团几乎踏遍了海船能够到达的每一个国家,哪怕最顶尖的技术他们无法习得,能够带回物件,大清能人无数,早晚也可以研究仿造出来。
  究竟要带回什么对大清有益的东西,自有九贝子胤禟和使团官员们考量,胤祜和废太子胤礽全副心思都在西洋的文化上,刚开始每到一个国家,首先要参观的便是这个国家文人聚集的地方——大学。
  这里的书院不叫书院,叫学院,叫大学,山长叫院长、校长,大学的学生不学四书五经,而是接受各种各样的学科教导。
  最开始他们确实是这么认为的,毕竟大清的书院里大多是大清未来的肱股之臣,他们便以为西洋也是如此。
  但是两人去了几个国家的学院之后,便发现,虽说文化天差地别,西洋的大学教导的好像更没用一些,他们想要习得的“新东西”跟这些大学好像没什么关系。
  那些人说起古典文化、哲学之类的内容,骄傲的态度,让胤祜和胤礽十分不舒服,中原几千年的文化,耍嘴皮子,哪个读书人都不在话下,要知道在大清,那些只会耍嘴皮子蛊惑大清百姓的西洋传教士,都被赶到澳门去了,谁要到西洋来听这些玩意儿。
  当然,两个人简单交流可以,辩论学问上还是语言不通,也是他们两个迅速放弃在学院跟人交流学问的重要原因。
  知错便改,两人很快便调整策略,在出使到下一个国家的时候,以东方大国大贵族的身份举办宴会,召见这个国家出色的学问家们。
  有钱总是好办事的,任何地方都不例外,胤祜和胤礽皆深谙此道。
  而两人在大清,都算是学富五车之人,尤其是胤礽,少年聪慧,数十年的见识,十分不俗,可在这样的宴会上,很多学问两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宴会上,西洋的学者们探讨起学问来,两人同样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但这里的茫然,是源于对某种学科知识的匮乏,并不是因为学院里感受到的那种傲慢,因此两人一边儿阔气地撒钱开宴会,一边借由这些学者搜集大量书籍资料,准备带回去让大清的能人异士好好研究。
  术业有专攻,他们不行,大清肯定有行的,两人深信不疑。
  他们忙的热火朝天,连在船上时死气沉沉的老二哥都精神抖擞起来,九贝子却要应酬西洋国家的王室、党派、宗教等等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有时候一个国家不止一个派系,他哪个都不能得罪,脑子总是在急速运转,整个人越发从容,也苍老了许多。
  原本刚出使时,九贝子对老二哥秉承的态度是既不疏离也不亲近,不远不近的敬着便是,可如今瞧着老二哥和二十二弟一场宴会一场宴会的办,大把钱撒出去,只需要应付些书呆子,出离嫉妒,眼都红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