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结婚前他已经料到跟佳慧结婚后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形,也发过誓会好好保护她不受他人的伤害,可人心难测,实在是没想到自己眼皮子低下,一个屋檐下住着的也会有那种不好的心思。
  告诉他妈,就是为了消除他妈心中最后一根刺,让他妈真心实意的对佳慧好,不带有任何的偏见,这个家里,只要有他妈的保护,佳慧会过的很好。
  之前,他对佳慧的感情是欣赏和爱慕,自从知道了那件事后,他的心里也蔓延除了独自占有和保护的y望。
  这个女人是自己的,谁也不能伤害分毫。
  ***
  郑月芬跟张巧儿吵了一场,下午没有去上工,独自回了娘家,她妈江良女一看就知道这是吵了架回来的。
  首先不年不节,回来之前也没只会一声,另一个,郑月芬没有哪次是中午回来。
  “咋啦?跟东河吵架了?”
  “没有。”
  “就你我还不了解,不吵架能这副谁都欠了你的样子?”
  被亲妈怼了两句,郑月芬撇了个嘴,巴拉巴拉就把这两天的事情给说了。
  “还不是东林他大哥娶回来的那个新嫂子,从她过门,我就没有一天顺心的,嘴甜的很,把婆婆哄得高兴,全家都喜欢她,而且我婆婆偏心成什么样,怕她下地干活太累,硬是找队长给她安排了去当仓库保管员了,那要干什么活啊,整天在那坐着就行了。”
  她气的就是这个,以前汪梅干活不利索,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婆婆忍让着就算了,董佳慧算什么啊,又不是什么城里的娇小姐,不跟自己一样,都是乡下长大的嘛,一样的儿媳,凭什么下地干活的都是自己,她董佳慧只要坐着就行了呢。
  说她做饭带孩子,一天干这么点事能叫事?
  郑月芬她妈江良女听了闺女的话是一脑门子的无奈,当初把她嫁去赵家,图的就是赵家兄弟少,人口简单,还有个能耐的大伯哥,自己闺女的性子没有比她当妈的更清楚,别说外人,就是自己兄弟姊妹,她还有争有抢呢。
  小时候为谁吃得多,谁穿了新衣服,谁干的活多活少,没少计较,少了旁人的没事,少了她的就说父母偏心,那时候家家条件都不好,能把几个儿女拉拔长大很是不容易,一天天忙忙忙,回了家还有一脑门鸡毛蒜皮的官司,可把人气的够呛。
  这种性子,不找个脾气好的人家根本过不下去,这些年,看她跟东河过的不错,江良女为她放了半颗心,以为这辈子应该是没啥问题了,没先到东河他大哥从部队回来,跟前头媳妇离了婚另找了一个,可人家进门还没几天呢,这就闹上了!
  “你这性子,我说了你多少年也不见你改改,你说你在婆家不缺吃不缺穿,过的比谁都强,你婆婆这些年对你怎样你自己难道不知道,她想多照顾这你那个嫂子你就受着,把自己日子过好了就行,怎么非得跟人对上呢,还是跟你婆婆。”
  亲家那人多好啊,说实话,同样是当婆婆的,自己可没哟亲家那个肚量,这亏的是自家闺女,要是他们郑家娶了个这样性子的媳妇回来,非把她气病了不可。
  郑月芬反驳道,“我也没说我婆婆对我不好,可她对新嫂子比我还好啊。”
  江良女无奈的叹气。
  天晚的时候,赵东河下了工去岳家接郑月芬回家。
  “东河啊,今天的事儿月芬跟我说了,我也知道是她不对,但我这个闺女,从小就是实心眼,一点窍都不开,我说了她一下午,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听进去。”
  江良女跟女婿说这些话的时候自己都觉得脸红,都说“养不教父之过”,自己闺女没教好,给旁人家添麻烦,让她跟丈夫两张老脸没处搁。可有什么办法呢,闺女是自己亲生的,从小骂也骂了,打也打了,没教育好,反倒越教越轴。
  除了感慨一声“儿女都是债”外,也庆幸着找了东河这么个好性子的男人。
  “妈,没事,她这个性子我早就知道了,就见不得自己吃亏,等今天回去我再好好说说她。”
  赵东河也疲惫,上了一天工已经够累了,下了工还得来岳家接人。
  他妈之前就说过,他们家不兴把媳妇丢娘家那一套,不管有多大矛盾在家吵,别在外面丢人,其中今天中午他就来气了,要不是他妈拦着,他真想一巴掌乎上去。
  赵东河在岳家吃了晚饭回去,路上,赵东河不说话,一个人快步走在前面,郑月芬像个小媳妇一样跟着他后面走。
  赵家就一辆自行车,赵东林是每天都要用的,东河有事的时候跟他哥说一声也能借来骑骑,今天赵东林两口子回门,赵东河来的时候是直接动脚来的,没回家看,再说,即便他看了也不好意思开口,他哥要是知道自己媳妇把妈弄生气了,他肯定没好果子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