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打金店[古穿今] 第2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完这段介绍,金主任在台下挑了挑眉毛,直接发表了评论:
  “这位同学挑了一件难度很高的作品,年纪轻轻,很有勇气,图片做的很漂亮,如果实物能达到五成的水准,我给你第一名。”
  这话听着怪怪的,像是表扬,又像是嘲讽。
  明枳的感觉是对的,金主任在看到明枳的选品后就觉得这位同学有点好高骛远,华而不实,看她的样子应该是这组人里面年纪最小的,却偏偏挑了最难的。
  他也是研究过项目资料的,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件文物最有特色吗,可欣赏是一回事,要做出来又是另一回事。
  明枳也不生气,继续翻页,第三幕,是牡丹发簪各个角度的分解效果图。
  “刚才给大家看的是设计效果图,下面请大家看一下我拍的实物照片,像素还可以,我放大给大家看一下。“
  明枳说着又翻页到了第四幕,屏幕中出现了一位女子的背影,乌黑的长发盘起在后脑勺,发髻上佩戴的正是这款牡丹发簪,在丝缎般的黑发衬托下,牡丹发簪显得更为华贵了。
  “明枳,你是说你已经把这款发簪做出来了?”陶教授惊讶的站了起来,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但照片摆在眼前,她只能得出这个结论了。
  “是的,我自己试着做了一个,因为时间紧,做的有些粗糙。”
  明枳是真的觉得时间紧,这件作品真是花费了她好多个夜晚,这样说吧,她做这款文创用的时间可能比做正品用的时间还要多。
  要化繁为简,还要不失特色,要降低成本,还要不失贵气,要兼具艺术感与实用性,还要能量产……
  文旅局提了这么多的要求,真的太看得起他们了。
  眼见为实,明枳从包里拿出了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打开,取出了里面的牡丹发簪直接绾了个发髻。
  走下讲台,明枳走到过道里,给大家做了全方位的展示,最后取下发簪,放到了陶教授的手心里。
  坐在三米开外的潘妙之连忙一个箭步凑了过去,瞪大了眼睛像是要把每个细节收入眼底。
  陶教授眼底闪过了惊艳的光芒,她平铺手掌,将牡丹发簪递到了金秘书面前。
  “金主任,您看。”
  金主任捏住簪身拿起了发簪,如同拈花一般,靠近了细看了起来,“有点东西,不细看还真的像是花丝工艺。”
  “而且它戴上真的很好看,远看像一朵牡丹花,近看又有花丝的细节,三颗宝石排列安放的也恰到好处。”潘妙之忍不住在一旁插话道。
  “这是用金子做的吧,这么重的分量,可不便宜。”金主任放在手里掂量了一下重量说道。
  对于金主任的话明枳也不直接反驳,她直接引用了文旅局长的原话:
  “我记得姜局长曾经在公开场合说过,文创产品最重要的使命是传播文化,所以价格必须要亲民,这样才能让更多人能把它们带回家。”
  金主任点头表示认可,姜局长是他的顶头上司,她说的话他自然是知道的。
  明枳接着说道:“所以这只发簪我采用了铜镀金的工艺,原材料并不贵,上面的红蓝宝石也都是人工造的,大致算下来整体成本可以控制在200元以内,如果后批量投产,成本肯定能进一步下降。”
  金主任这下是服气了,原本她对于陶教授这种集思广益的项目思路还有点意见,还以为是她不愿意亲自操刀,现在看来,创作这种事还真的要多讨论,年轻人未来可期呀。
  “陶教授,你的这位学生真是让人大开眼见呀,是我小看人了,有了这款作品,我这趟算是能交差了,虽然我一个男的不太懂首饰,但基本的审美还是有的,这款发簪,很能激起人的购买欲啊。”
  虽然方案还没最终敲定,金主任已经打算把这款作为c位产品了。一组产品中,必须有一件能夺人眼球的。
  自己的学生被表扬,陶教授与有荣焉,毫不吝啬的夸赞道;“我这位学生很有灵气,不过我今天也是有些意外,没想到她动手能力也这么强,这款发簪不仅复原程度高,还实用,综合考虑了生产端和销售端,恐怕我自己都做不到这个程度。”
  听了陶教授的话,金主任脑子一转,又有了新想法,“既然这位明同学这么有才华,只设计一款未免有点可惜,不如再加一款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