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子母炮(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给你的接班人也不要透露,只管给他们加担子就好,谁能抗住、谁抗的好,谁就胜出。”刘信启提醒道。
  “没问题。”
  终于要卸下担子,哪怕现在担子还在肩上,刘礼振已经感觉非常轻松了。
  “刚才你说的后勤部研究院的事,需不需要我调人过来帮你。”刘信启问道。
  “不需要,我们后勤部也有人才,我已经找人负责了。”刘礼振摆手拒绝,一点犹豫都没有。
  刘信启有些无语,感觉刚才好像被套路了。
  刘礼振现在的自信,一点也不像没有头绪。
  “那你决定就好,我只看结果。”
  “放心吧,肯定不会比工部研究院差。”刘礼振拍胸脯保证。
  刘信启更加确信,刚才被刘礼振套路了。
  这位可能是真感觉累,但肯定没有到力不从心的程度。
  “你保证,我放心。”刘信启用“我看透你了”的眼神看着刘礼振,让刘礼振感觉很尴尬。
  “嗯…,那你忙去吧,我也要去火炮厂看看,听说新研究了一种子母炮,从炮管后面装弹,密封性并不比前装炮差,换弹速度非常快,堪比燧发火枪。”刘礼振转移话题。
  这种火炮刘信启已经见过,刘智木带领的研究院最新研制成果。
  和后世的佛朗机炮差不多,不过由于兴汉盟的钢材和锻造工艺优于制造佛朗机炮的葡萄牙和明朝,各方面性能都远远优于佛朗机炮。
  佛朗机炮由母铳和子铳构成。母铳身管细长,口径较小,铳身配有准星、照门,能对远距离目标进行瞄准射击。铳身两侧有炮耳,可将铳身置于支架上,能俯仰调整射击角度。铳身后部较粗,开有长形孔槽,用以装填子铳。子铳类似小火铳,每一母铳备有5至9个子铳,可预先装填好弹药备用,战斗时轮流装入母铳发射,因而提高了发射速度。
  这种火炮的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已初步具备了现代火炮的基本特点,但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佛郎机炮也有一个无法克服的缺点:子炮与炮腹间缝隙公差大,造成火药气体泄漏,因此不具备红夷大炮的远射程。
  准确的说,佛朗机炮的子铳其实就是一门小火炮,单独也能使用。
  母铳的作用就是使子铳的射击精度更高,利用火药爆炸的高温气体,延长炮弹在炮管中的加速时间,最终延长子铳炮弹的射击距离。
  兴汉盟的子母炮与佛朗机炮原理上差不多,但是有本质区别,已经可以称为“现代火炮”。
  兴汉盟的子母炮只有一个炮管。
  子铳就是一枚炮弹,弹头后面只是装炸药的弹壳,不具备独立发射的能力。
  这也导致子铳的体积非常小,非常匀称,能够密切的塞入母炮的炮管。
  母炮后面是一个可活动的机构,打开之后炮管后部直接显现,使炮弹可以顺畅的塞入炮管,再将炮尾归位,锁定。
  由于炮尾需要承受整个爆炸药产生的压力,所以结构非常的“粗壮”,各个关节都是钢质的,特别重。
  就算有转轴结构,搬动整个炮尾机构也需要两个普通人协力。
  重当然也有重的好处,整个炮尾的密封性非常好,就算有漏气,也被炮尾引导着向前喷射,不会伤到火炮侧面和后面的操作手。
  “子母炮的射速确实快,等这种火炮量产之后,靖炎二式火炮基本就算被淘汰了。”刘信启在工部的报告中看过,还去研制现场观摩过,知道子母炮的研发进度。
  目前兴汉盟远战有靖炎三式重火炮,近战有抛射的虎蹲炮,作为中距离火炮的子母炮,其巨大的射速优势必然会代替靖炎二式火炮。
  “工部也是这么给我介绍的,所以邀请我去看试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停止靖炎二式火炮的铸造,连带着战舰上的一些近程、中程火炮也要逐步停止铸造。”刘礼振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