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1 / 2)
别院深深,诸非相坐在廊下看雨,半边衣摆被雨滴打湿。他耳力惊人,在雷雨声中诸非相听见有人脚步慌乱地被迎进院中,苏梦枕和一个陌生人顶着雨走过院子,拖泥带水,踩上走廊,关在了房间中。
雨打风吹,树枝狂摆,诸非相起身从屋里倒了盏热茶,捧着茶盏懒洋洋地看雨。
顾惜朝将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有条不紊,学业、习武和歇息,一个不落,有张有弛,此刻正站在廊下仰头看雨;
红袖忙于靠绣活赚钱,在她与顾惜朝居住的别院陪他学习,在廊下坐着,借着明亮的天光一针一线地刺绣;
张厚心在教导顾惜朝学武之余也忙于照料宅子里被诸非相随手种下的花丛,大雨忽至,此刻正坐在站在廊下看雨打花丛,心生感慨。
苏梦枕关在屋中,雨水顺着衣摆袖角滴滴答答地落下屋中,他沉着脸,听送信而来的同胞说汴京发生的事情。
雨仍在下,乌云在穹顶翻滚。
距陌生人进入屋中的半个时辰之后,门外响起“笃笃”的敲门声,诸非相扬声喊了声“进”。
苏梦枕撑伞推门而入,面色凝重,发梢带水,右半边衣裳尽湿,滴滴答答地落在院中的水泊中。
诸非相挑眉看他,问:“有事?”
苏梦枕收起油纸伞在檐下站定,对诸非相说他要返京。
“我想我需要同您说一声。”苏梦枕道,“明日便要动身,待今晚我再同他们道别。”
诸非相兴致缺缺:“只要你自己记得养护好你的身体,我也没什么可说的。”
汴京城里金风细雨楼已与六分半堂达成和解,今后依附于六分半堂,名为金风细雨楼,实则是六分半堂门下的一个,苏梦枕作为金风细雨楼的少楼主,被邀请前去赴宴。
名义上是赴宴,至于真正的含义,众人心知肚明。
为了表明地位,为了彰显威严。
此时诸非相一副毫无兴趣的模样,苏梦枕便咽下更详细的解释,沉默片刻,问起了自己回京以后该如何喝药的事情,而诸非相对此则明显提起兴趣,仔仔细细地叮嘱他,让他返程时多穿些衣裳,免得还没到汴京就要被人抬着回家。
与敬职敬业的诸大夫相比,其余人则表现出明显的不舍。
顾惜朝已把苏梦枕当朋友,问他:“……你还会来杭州吗?”
苏梦枕温和道:“若是有空,自然会来的。”
顾惜朝看了他一会儿,轻轻道:“我以后也会去汴京。”
苏梦枕微微一笑,道:“我等你。”
少年人的友情总是来得莫名其妙忽如其来,自从顾惜朝担上陪苏梦枕泡药浴的工作,两人间的称呼便慢慢地从生疏的“苏公子”和“顾小兄弟”变成了“苏大哥”和“惜朝”。
称呼的变化意味着感情的亲近,双方彼此间相互欣赏,五岁的年纪差近乎于无。
顾惜朝又道:“你要好好养病。”
苏梦枕:“好。”
不止顾惜朝不舍,张厚心和红袖亦用行动表明了对苏梦枕离去的不舍。离去前夕,苏梦枕回京的马车上塞了满满当当的土特产,和药材挤在车厢里,看得苏梦枕哭笑不得。
诸非相倚着门笑吟吟地看,虽然他两手空空表现得更个没事人一般,但在场的人都知道药材是他嘱咐张厚心塞进车厢的。
在宅院中歇息一晚,翌日天明,苏梦枕乘上回程的马车,隔着车窗向送别的几人挥手道别。
他向来少笑,不管是在寺庙中还是在汴京城中,诸多事情沉甸甸地压在心头,然而到了杭州城后,苏梦枕却总是不知不觉地微笑。 ↑返回顶部↑
雨打风吹,树枝狂摆,诸非相起身从屋里倒了盏热茶,捧着茶盏懒洋洋地看雨。
顾惜朝将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有条不紊,学业、习武和歇息,一个不落,有张有弛,此刻正站在廊下仰头看雨;
红袖忙于靠绣活赚钱,在她与顾惜朝居住的别院陪他学习,在廊下坐着,借着明亮的天光一针一线地刺绣;
张厚心在教导顾惜朝学武之余也忙于照料宅子里被诸非相随手种下的花丛,大雨忽至,此刻正坐在站在廊下看雨打花丛,心生感慨。
苏梦枕关在屋中,雨水顺着衣摆袖角滴滴答答地落下屋中,他沉着脸,听送信而来的同胞说汴京发生的事情。
雨仍在下,乌云在穹顶翻滚。
距陌生人进入屋中的半个时辰之后,门外响起“笃笃”的敲门声,诸非相扬声喊了声“进”。
苏梦枕撑伞推门而入,面色凝重,发梢带水,右半边衣裳尽湿,滴滴答答地落在院中的水泊中。
诸非相挑眉看他,问:“有事?”
苏梦枕收起油纸伞在檐下站定,对诸非相说他要返京。
“我想我需要同您说一声。”苏梦枕道,“明日便要动身,待今晚我再同他们道别。”
诸非相兴致缺缺:“只要你自己记得养护好你的身体,我也没什么可说的。”
汴京城里金风细雨楼已与六分半堂达成和解,今后依附于六分半堂,名为金风细雨楼,实则是六分半堂门下的一个,苏梦枕作为金风细雨楼的少楼主,被邀请前去赴宴。
名义上是赴宴,至于真正的含义,众人心知肚明。
为了表明地位,为了彰显威严。
此时诸非相一副毫无兴趣的模样,苏梦枕便咽下更详细的解释,沉默片刻,问起了自己回京以后该如何喝药的事情,而诸非相对此则明显提起兴趣,仔仔细细地叮嘱他,让他返程时多穿些衣裳,免得还没到汴京就要被人抬着回家。
与敬职敬业的诸大夫相比,其余人则表现出明显的不舍。
顾惜朝已把苏梦枕当朋友,问他:“……你还会来杭州吗?”
苏梦枕温和道:“若是有空,自然会来的。”
顾惜朝看了他一会儿,轻轻道:“我以后也会去汴京。”
苏梦枕微微一笑,道:“我等你。”
少年人的友情总是来得莫名其妙忽如其来,自从顾惜朝担上陪苏梦枕泡药浴的工作,两人间的称呼便慢慢地从生疏的“苏公子”和“顾小兄弟”变成了“苏大哥”和“惜朝”。
称呼的变化意味着感情的亲近,双方彼此间相互欣赏,五岁的年纪差近乎于无。
顾惜朝又道:“你要好好养病。”
苏梦枕:“好。”
不止顾惜朝不舍,张厚心和红袖亦用行动表明了对苏梦枕离去的不舍。离去前夕,苏梦枕回京的马车上塞了满满当当的土特产,和药材挤在车厢里,看得苏梦枕哭笑不得。
诸非相倚着门笑吟吟地看,虽然他两手空空表现得更个没事人一般,但在场的人都知道药材是他嘱咐张厚心塞进车厢的。
在宅院中歇息一晚,翌日天明,苏梦枕乘上回程的马车,隔着车窗向送别的几人挥手道别。
他向来少笑,不管是在寺庙中还是在汴京城中,诸多事情沉甸甸地压在心头,然而到了杭州城后,苏梦枕却总是不知不觉地微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