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出乎意料的是,赵佶罕见地问了他正经事。
  诸葛正我谨慎地一一回答,并提出建议,为赵佶少见的正经姿态愈来愈感到迷惑。
  正事结束之后,赵佶欲言又止,诸葛正我意识到这是重中之重,甚至有可能与官家回心转意有关,便耐心地等待着。
  “……太傅。”赵佶问他,“你知晓诸大师究竟是何人么?”
  这话似曾相识。
  诸葛正我苦笑着摇头,怎么也不能将诸非相同赵佶回心转意联系起来。
  “朕听说这一个月来,诸大师同追命捕头来往甚密……他不曾说过什么吗?”
  赵佶不死心地追问,看起来颇为急切。
  与诸非相来往甚密的是追命,并非诸葛正我,更何况“来往甚密”只是传言中的说法罢了,让他来回答这个问题,着实有些为难人。
  诸葛正我奇怪于赵佶隔了一个月后对诸非相复燃的执着,努力回忆着,终于想到一个可以作为回答的答案:“诸大师曾说他是被一位老和尚养大的,幼时卖艺挣钱,这才练就一身武艺。”
  赵佶眨了眨眼,有些失望。
  诸非相卖不卖艺与他何干?他想问的是诸非相究竟是什么人,竟然、竟然……能让他做那些梦。
  梦中之事如身临其境,犹如一场真实的噩梦。
  诸葛正我告别失望的赵佶,回府的路上心中满是疑问,猜测也许是昨夜官家与诸非相有一场偶遇,可偶遇后发生了什么却不得而知。
  只希望官家能坚持得长久一些。
  诸葛正我想着赵佶今日少见的正经样,无声地叹了口气。
  第34章 未来探花他债主(十八)
  ◎人见人爱诸非相。◎
  追命对诸非相说起了官家的变化——其实不用他说,民间早已莫名其妙地有了官家回心转意的传言,无非是追命讲得更仔细些。
  仔细的地方在于诸葛太傅的政敌,蔡京的反应。
  追命乐不可支,他虽忙于六扇门的事务,但向来不会错过朝中好戏,偶然碰见上门蹭酒的诸非相,笑嘻嘻地同他分享趣事。
  诸非相一边点头一边毫不犹豫地倒光酒坛中的酒,追命眼睁睁地瞧着最后一滴酒滴在坛边摇摇欲坠,惨叫:“你又不给我留!”
  “我给你带点心了。”
  诸非相一本正经。
  “…………”追命咬牙切齿,“你这点心肯定又是从金风细雨楼带出来的!”
  诸非相:“嗯。”
  追命:“所以你不亏反倒赚了!”
  诸非相:“对啊,真好。”
  ……可恶!
  追命愤恨地拣了块糕点往嘴里塞,他其实并未见过苏遮幕,能上金风细雨楼的人不多,诸非相大约是唯一一个既能上金风细雨楼还能被热情地送点心的人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