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拳剑皆可放(6 / 11)
哪怕飞剑已至陈平安掌心上方一寸高处,静止不动,可这把长剑飞掠带出来的那条金色长线始终没有退散。
吕采桑眯起眼,心中震撼不已。
陈平安问道:“是不是按照书简湖的规矩,你们两个已经可以死了?”
陈平安瞥了眼那把微微颤鸣的半仙兵剑仙,淡然道:“回去,下次出鞘,会让你满意的。”
那把剑仙一闪而逝,那条长达千余丈的金色光线这才消失。
吕采桑依旧站在原地,不肯退让。
晁辙已经让出道路,站在一旁。
陈平安看了眼一脸视死如归的吕采桑,满脸疲倦不曾清减丝毫,却出人意料地笑了笑:“顾璨应该是真心把你当朋友的。”
说完之后,陈平安竟是转身而走,返回那间屋子。
内心深处有些后怕的吕采桑,转过头,望向一身冷汗的晁辙,犹然嘴硬,问道:“这家伙是不是脑子进过水?”
晁辙不敢说一个字,心中骂道:你他娘的吕采桑可以跑回师父那边躲起来,可老子一旦惹了这么一尊不显山不露水的剑仙瘟神,能跑哪儿去?
陈平安回到那间屋子,点燃桌上灯火。
书简湖各处的地方志陆陆续续送来了,还夹杂有不少各大岛屿的祖师堂谱牒等等,田湖君能够送来这么快,理由很简单,都是青峡岛缴获而来的战利品,并且是最不值钱的那一类,如果不是陈平安提起,迟早会当成一堆废纸烧掉。青峡岛如今的藩属十一大岛,一座座都给那对师徒亲手打杀得香火断绝了。
这些都需要一一翻阅,一样需要做摘抄笔记。在这之后,还需要问得更细致,到时候就不是坐在这边动笔头的事情了。
可陈平安不觉得这是一件多难的事情。一来他擅长水磨功夫,不过是将练拳一事放下,换一件事去做而已。二来,如果这才开了个头,就觉得难,他早就可以知难而退了。
深夜时分,窗外圆月当空,清辉皎洁,陈平安放下笔,揉着手腕推门而出,绕圈踱步,当是散心。
已经寄出三封信,龙泉郡披云山,桐叶洲太平山,老龙城范家。
估计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得到飞剑回信。
陈平安不着急,也急不来。
曾经的千山万水,他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风驰电掣的飞剑往来,要快多了。
陈平安突然走出那个圈子,过了青峡岛山门,去往渡口。站在岸边,蹲下身,掬起一捧水,洗了把脸,抬起头后,望向远方。
不知为何,这一刻,陈平安看待这座在宝瓶洲声名狼藉的书简湖,却想起了一句已经忘记了出处、如今也不愿意去深究的好话: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陈平安轻轻呼出一口气,拍了拍脸颊,站起身,返回山门口那间屋子。
远远看去,桌上的灯火,光亮透出窗户。
陈平安下意识就要加快脚步,然后骤然放缓,哑然失笑。
四岁以后,从来没有哪次“回家”,泥瓶巷祖宅会有灯火等候。成为少年之后,违背誓言,还是去当了龙窑学徒,挣了些铜钱,可每次出门怎么可能不熄灯,由着灯油消减?今天则是出门时分,已然忘记熄灯,你这会儿匆忙赶去屋子,又能做什么?吹灭了?可是当下没有半点睡意,注定要挑灯夜读。再点燃灯火?那么这熄灯点灯之间,意义何在?
陈平安干脆缓缓而行,进了屋子,关上门,坐在书案后,继续翻阅香火房档案和各岛祖师堂谱牒,查漏补缺。
心不静,就先别练拳,至于修士炼气,就更不用想了。
陈平安在藕花福地就知道心乱之时,练拳再多,毫无意义。所以那会儿才经常去状元巷附近的小寺庙,与那位不爱讲佛法的老和尚闲聊。更何况,如今陈平安是提不起精气神,比心不静还要更加复杂,那些精气神如坠井底,巨石绑缚,怎么提起来?只是这种心境,倒也算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心定了。 ↑返回顶部↑
吕采桑眯起眼,心中震撼不已。
陈平安问道:“是不是按照书简湖的规矩,你们两个已经可以死了?”
陈平安瞥了眼那把微微颤鸣的半仙兵剑仙,淡然道:“回去,下次出鞘,会让你满意的。”
那把剑仙一闪而逝,那条长达千余丈的金色光线这才消失。
吕采桑依旧站在原地,不肯退让。
晁辙已经让出道路,站在一旁。
陈平安看了眼一脸视死如归的吕采桑,满脸疲倦不曾清减丝毫,却出人意料地笑了笑:“顾璨应该是真心把你当朋友的。”
说完之后,陈平安竟是转身而走,返回那间屋子。
内心深处有些后怕的吕采桑,转过头,望向一身冷汗的晁辙,犹然嘴硬,问道:“这家伙是不是脑子进过水?”
晁辙不敢说一个字,心中骂道:你他娘的吕采桑可以跑回师父那边躲起来,可老子一旦惹了这么一尊不显山不露水的剑仙瘟神,能跑哪儿去?
陈平安回到那间屋子,点燃桌上灯火。
书简湖各处的地方志陆陆续续送来了,还夹杂有不少各大岛屿的祖师堂谱牒等等,田湖君能够送来这么快,理由很简单,都是青峡岛缴获而来的战利品,并且是最不值钱的那一类,如果不是陈平安提起,迟早会当成一堆废纸烧掉。青峡岛如今的藩属十一大岛,一座座都给那对师徒亲手打杀得香火断绝了。
这些都需要一一翻阅,一样需要做摘抄笔记。在这之后,还需要问得更细致,到时候就不是坐在这边动笔头的事情了。
可陈平安不觉得这是一件多难的事情。一来他擅长水磨功夫,不过是将练拳一事放下,换一件事去做而已。二来,如果这才开了个头,就觉得难,他早就可以知难而退了。
深夜时分,窗外圆月当空,清辉皎洁,陈平安放下笔,揉着手腕推门而出,绕圈踱步,当是散心。
已经寄出三封信,龙泉郡披云山,桐叶洲太平山,老龙城范家。
估计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得到飞剑回信。
陈平安不着急,也急不来。
曾经的千山万水,他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风驰电掣的飞剑往来,要快多了。
陈平安突然走出那个圈子,过了青峡岛山门,去往渡口。站在岸边,蹲下身,掬起一捧水,洗了把脸,抬起头后,望向远方。
不知为何,这一刻,陈平安看待这座在宝瓶洲声名狼藉的书简湖,却想起了一句已经忘记了出处、如今也不愿意去深究的好话: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陈平安轻轻呼出一口气,拍了拍脸颊,站起身,返回山门口那间屋子。
远远看去,桌上的灯火,光亮透出窗户。
陈平安下意识就要加快脚步,然后骤然放缓,哑然失笑。
四岁以后,从来没有哪次“回家”,泥瓶巷祖宅会有灯火等候。成为少年之后,违背誓言,还是去当了龙窑学徒,挣了些铜钱,可每次出门怎么可能不熄灯,由着灯油消减?今天则是出门时分,已然忘记熄灯,你这会儿匆忙赶去屋子,又能做什么?吹灭了?可是当下没有半点睡意,注定要挑灯夜读。再点燃灯火?那么这熄灯点灯之间,意义何在?
陈平安干脆缓缓而行,进了屋子,关上门,坐在书案后,继续翻阅香火房档案和各岛祖师堂谱牒,查漏补缺。
心不静,就先别练拳,至于修士炼气,就更不用想了。
陈平安在藕花福地就知道心乱之时,练拳再多,毫无意义。所以那会儿才经常去状元巷附近的小寺庙,与那位不爱讲佛法的老和尚闲聊。更何况,如今陈平安是提不起精气神,比心不静还要更加复杂,那些精气神如坠井底,巨石绑缚,怎么提起来?只是这种心境,倒也算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心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