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康熙家的小答应 第162节(3 / 4)
“朕何时开过玩笑。”
“其其格也可以上书房?你同意了?”
“反正谙达上课多一个人少一个人都无所谓,她想要读书,那便让她去,多读点书还是好的,读书明智,不过朕跟她说她不可以半途而废,反正她是答应朕她会坚持下去的。”
他没有意见,她自然没有意见,女孩子上书房不是坏事,她只是有点意外皇上竟然会同意,他这个老古板有时候还挺开明的。
“胤祄好点没有?”
“已经痊愈了,只是有点小咳嗽,过几日应该就能全好,等胤祄身子好全了,臣妾再让他们姐弟两一起去上书房。”
……
晚上睡觉前,皇上似乎又热情不少,老男人是越上年纪越热衷这事。
胤祄病好之后,徐香宁就让姐弟两相约一起去上书房,可能是皇上提前打过招呼,反正到了下午,姐弟两回来时没什么异样,小豆丁也没有抱怨,就只是过了三个月才头一天上学,两个人都有些困倦疲惫,天还没黑,吃过晚膳后就回床上睡觉歇息了。
到了七月底,皇上又准备到行宫避暑,到九月初才出来,这次徐香宁就真的不打算跟过去,虽然行宫清净幽凉不少,过去行宫在路上的时间来回也只需两三天而已,但她不想再收拾东西,来回搬动,想着就在这皇宫里待着也挺好的,热是热一点,不过内务府偶尔会让人给她送冰山,屋内偶尔也能凉爽。
好在这次皇上没有要带两个小孩过去的意思,带着太后她们过去了。
两个小孩该上书房上书房,小豆丁是晓得早起读书的痛苦,新鲜劲过去后又不想上书房了,被她强逼着过去。
在宫里的日子过得很平和。
到了八月中旬,徐香宁忽然听说温宪公主在行宫得了热病殁了,温宪公主刚嫁给佟国维的孙子舜安颜都没几年,突然之间就殁了,去行宫本来是去避暑,没想到还因热病殁了。
温宪公主是德妃的女儿,但是在太后身边长大,她听说太后连着几日没有进膳,而皇上亦如此,德妃同样没有去行宫避暑,不知在宫里的德妃听闻此消息是何等伤心。
温宪公主还不到二十岁,都说嫁去漠南蒙古那边的公主容易早逝,结果没想到温宪公主没有和亲也早逝,命运这东西太过曲折离奇。
徐香宁过去德妃住的景仁宫。
德妃也接见她们,不过脸色看上去很憔悴。
“姐姐请节哀。”
“妹妹有心了,还特意过来看我,这几日,要不是宫里姐妹过来探望我,陪我聊聊天,我还不知道要怎么度过,皇上传信过来说已经让领侍卫大臣跟大阿哥他们把温宪的棺杦送回京城,估计也快到了,我苦命的女儿啊。”
德妃说这些话时语气很颓丧,不过面容控制得还好,没有丢了体面。
“娘娘节哀顺变,妹妹愿意过来陪姐姐聊天,只要姐姐不嫌弃。”
“我怎么会嫌弃,妹妹与我往来不多,往后我们应该多多往来才是,你家胤祄跟我们家胤禵年纪也差不了几岁,他们兄弟两如今都上书房了,不仅我们多往来,也让他们两多多玩在一块。”
“嗯,那是自然。”
跟德妃闲聊几句后,见德妃脸色实在疲惫,她便提出告辞,从景仁宫出来,她去溪春园那边逛一逛,意外地瞥见石常在跟她的婢女,她们在一处假山后面,石常在的婢女是跪在地上。
石常在也看到她了,从假山后面绕出来,福福身,“见过徐妃娘娘,娘娘吉祥。”
“这是在干什么?”
“哦,是这奴才做错事,我正教训她。”
她虽是妃子,也没有权利管别的小主管教自己的奴才,见石常在说得淡定平静,她也没说什么,“那你忙吧,本宫去金鱼池那边走走。”
“恭送徐妃。” ↑返回顶部↑
“其其格也可以上书房?你同意了?”
“反正谙达上课多一个人少一个人都无所谓,她想要读书,那便让她去,多读点书还是好的,读书明智,不过朕跟她说她不可以半途而废,反正她是答应朕她会坚持下去的。”
他没有意见,她自然没有意见,女孩子上书房不是坏事,她只是有点意外皇上竟然会同意,他这个老古板有时候还挺开明的。
“胤祄好点没有?”
“已经痊愈了,只是有点小咳嗽,过几日应该就能全好,等胤祄身子好全了,臣妾再让他们姐弟两一起去上书房。”
……
晚上睡觉前,皇上似乎又热情不少,老男人是越上年纪越热衷这事。
胤祄病好之后,徐香宁就让姐弟两相约一起去上书房,可能是皇上提前打过招呼,反正到了下午,姐弟两回来时没什么异样,小豆丁也没有抱怨,就只是过了三个月才头一天上学,两个人都有些困倦疲惫,天还没黑,吃过晚膳后就回床上睡觉歇息了。
到了七月底,皇上又准备到行宫避暑,到九月初才出来,这次徐香宁就真的不打算跟过去,虽然行宫清净幽凉不少,过去行宫在路上的时间来回也只需两三天而已,但她不想再收拾东西,来回搬动,想着就在这皇宫里待着也挺好的,热是热一点,不过内务府偶尔会让人给她送冰山,屋内偶尔也能凉爽。
好在这次皇上没有要带两个小孩过去的意思,带着太后她们过去了。
两个小孩该上书房上书房,小豆丁是晓得早起读书的痛苦,新鲜劲过去后又不想上书房了,被她强逼着过去。
在宫里的日子过得很平和。
到了八月中旬,徐香宁忽然听说温宪公主在行宫得了热病殁了,温宪公主刚嫁给佟国维的孙子舜安颜都没几年,突然之间就殁了,去行宫本来是去避暑,没想到还因热病殁了。
温宪公主是德妃的女儿,但是在太后身边长大,她听说太后连着几日没有进膳,而皇上亦如此,德妃同样没有去行宫避暑,不知在宫里的德妃听闻此消息是何等伤心。
温宪公主还不到二十岁,都说嫁去漠南蒙古那边的公主容易早逝,结果没想到温宪公主没有和亲也早逝,命运这东西太过曲折离奇。
徐香宁过去德妃住的景仁宫。
德妃也接见她们,不过脸色看上去很憔悴。
“姐姐请节哀。”
“妹妹有心了,还特意过来看我,这几日,要不是宫里姐妹过来探望我,陪我聊聊天,我还不知道要怎么度过,皇上传信过来说已经让领侍卫大臣跟大阿哥他们把温宪的棺杦送回京城,估计也快到了,我苦命的女儿啊。”
德妃说这些话时语气很颓丧,不过面容控制得还好,没有丢了体面。
“娘娘节哀顺变,妹妹愿意过来陪姐姐聊天,只要姐姐不嫌弃。”
“我怎么会嫌弃,妹妹与我往来不多,往后我们应该多多往来才是,你家胤祄跟我们家胤禵年纪也差不了几岁,他们兄弟两如今都上书房了,不仅我们多往来,也让他们两多多玩在一块。”
“嗯,那是自然。”
跟德妃闲聊几句后,见德妃脸色实在疲惫,她便提出告辞,从景仁宫出来,她去溪春园那边逛一逛,意外地瞥见石常在跟她的婢女,她们在一处假山后面,石常在的婢女是跪在地上。
石常在也看到她了,从假山后面绕出来,福福身,“见过徐妃娘娘,娘娘吉祥。”
“这是在干什么?”
“哦,是这奴才做错事,我正教训她。”
她虽是妃子,也没有权利管别的小主管教自己的奴才,见石常在说得淡定平静,她也没说什么,“那你忙吧,本宫去金鱼池那边走走。”
“恭送徐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