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同人)林家子的青云路[红楼] 第12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说的甄家不是金陵的甄家,而是姑苏的甄家,甄士隐和甄英莲。
  林烨点头:“记得,他们怎么了?”
  林烨笑道:“说起来也是缘分,甄老爷为独女定亲了,定的正是我们林家三房人。”
  林家共四房,族长是大房,林焜就是族长的孙子,属于大房一脉。
  林焕是二房。
  林如海林烨这一支是四房。
  三房是林家功名最差的一房,最高的也只到秀才,好在他们人丁最兴旺,又比较擅长做生意,日子过的也不差。
  甄士隐是举人,他的独女嫁给林家三房还没有功名的白身,是下嫁,但他有个条件,那就是如果他们有次子,就姓甄,如果没有次子,那就不用再谈。
  林家三房答应了。
  林烨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出,还真是意外:“甄家和林家有往来?”
  林焕咳咳了两声:“本来没什么往来,后来你让我们多关注,我们就和甄老爷成了朋友。”
  要不是大房二房没有合适的人选,人丁也不够兴旺,林焕觉得甄老爷应该会看中大房二房的人,至于四房,那就更不用提了,现在有一个算一个,就三个男丁,其中一个还是个一岁多的稚童。
  林烨失笑,“定了日子了吗?”
  林焕:“甄家姑娘今年十五,还想多留一年,定了明年秋季过门。”
  满打满算还有一年时间。
  林焕至今不知道为什么林烨怎么会这么重视甄士隐家,是因为那次葫芦庙的失火?
  火被及时扑灭之后报官了,纵火的人没有抓到,就没了下文,但林烨还保持着对甄士隐家的关注,不过林焕观察过,他就只是关注,没有别的意思,不然这门亲事他是不看好的。
  现在这样,可能说出去有的人会取笑他们林家男儿没有骨气,自家亲骨肉都肯送出去,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和甄家定亲的那位族弟是有心科举的,而且林家三房说是人丁兴旺,那也是对比其他房头对比出来的,他膝下只有一个独子的概率很高,就算有了次子,给了甄家那就不是自己的血脉了吗?
  本身这位族弟就是次子,他次子的次子能分到的钱可不一定有做甄家子得到的多,所以在林焕看来,这门亲事做得。
  除了亲戚以外,还有一个地方的科举也是林烨关注的,那就是霖海府这次秋闱的成绩。
  不得不说,这一次成绩喜人,中举的人里还包括了孙明义,许多人之前猜测他会收孙明义为徒,因为林烨对他太好了,不仅让孙明义可以去他家里借书,还时不时的带在身边指点,所以哪怕孙明义的年纪比林烨大,也有不少人猜测他看中了孙明义,想要收他为徒。
  为此孙明义还招来了不少红眼和绊子,他当然不会因为这些人的态度就放弃这优待,只默默的读书,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中举了!
  楼县令来育兴来得晚,对霖海府的近况更了解,他来到育兴府担任六品通判,和林大人级别差巨大,所以他少不得要提一提霖海府的事,叙一叙旧,加深分离的这段时间生疏的感情,而提起霖海府这次的喜报,就是一个很好的话题。
  “我们霖海府这一回上了桂榜的有十八人,成绩最好的排第二!这一回总共录的举人才七十二人。”而他们省有七个府,平均下来一个府十人左右,当然,这是不可能平均的,每次都是首府上桂榜的人多,但这回出现了例外,首府才十四人!
  以往霖海府桂榜人数最多的也才十人,这回足足多了八人!
  这样的好成绩,当然是之前林大人厚积薄发的功劳。
  所以楼重魏语气真挚的夸道:“这都多亏了大人的教导,才能取得如此成绩!”要不是有林大人的指点,时不时还给那些学子恩典,让他们跟在大人身边做事、学习,他们进步哪有这么快?
  对比一下,楼重魏都不由得唏嘘,想想他当初为了求学,一家使了多少关系和银子,才让他入学,得了知名夫子教导,然后还苦读不缀,加上那么一点运气,才能考中举人,而这些人呢?
  他们大半家底还不如他当初呢!
  如果不是运气够好,遇到了一位好大人,把科举的心得毫无保留传授给他们,他们不知道要在秀才功名蹉跎多少年,才能侥幸中举,更甚者,他们很可能一辈子都中不了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