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后升职记 第131节(3 / 4)
柳明月却笑着道,“因为陛下是陛下,心胸宽广,无人能及,才能容得下郭家军和郭家人,愿意承认他们不惜舍生忘死,才立下的大功,若是换个皇帝,可未必能做到这样。”
柳明月是真心很佩服这样的皇帝,而她的这番认可与支持,则让皇上听着无比舒心。
“可能是因朕的出身经历,与别的皇帝都不一样吧,朕不懂什么帝王心术,也不想将精力耗费在这些上面,朕不仅很敬重那些为江山和百姓拼杀过的将士,也很敬佩那些博学多闻的名士,可惜,这些年下来,这样的人,朕都没少杀。”
说起这个,皇上的心情难免有些失落,柳明月当然知道他的想法。
“陛下没有改变初心,已经做到了最好,是那些人变了,走上歧途,落得那样的下场,怨不得人。”
皇上点头道,“嗯,反正都是过去了,只希望今年……”
柳明月没等他将话说出口,就迅速接过话。
“只希望今年,工坊那边能更争气些,将臣妾想要的东西都给研制出来,最新造出来的两轮车,先送去拍卖几辆,将价格给彻底炒起来,也让陛下准备的那些赏赐,更具价值一些,不枉陛下这段时间的辛苦宣传。”
皇上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看向柳明月的眼神充满疑问。
柳明月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道,“臣妾曾听人说,越是怕什么,越是容易来什么,所以才有‘事与愿违’一说,无足轻重的愿望也就罢了,若是关系重大的,咱还是不要说出来得好,毕竟臣妾与陛下一样,也想过安生日子。”
【作者有话说】
抱歉,又更晚了点儿。
175
第175章
方法
船队这趟出海花费的时间较长,不过这本就在预料之内,到入秋后,朝廷才收到船队已进入大安附近海域的消息。
顿时引得京中一片沸腾,纷纷猜测船队这次回来,又能带回哪些奇珍异宝,赚取多少钱财。
在无数人的认知中,出海都快成了与发家致富直接划等号的途径,让柳明月对此感到颇为忧心。
“出海遇险的机率,其实远比能赚钱的机率大,像当前盛行的这种认知,将会吸引许多人盲目的投入海贸行业,这可不是什么好趋势。”
皇上当然也知道这其中的隐患。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咱们想要劝阻,怕他们去冒险,然后落得个人财两亡的下场,人家还觉得咱们想要挡他们财路呢。”
想到已在候在沿海码头的那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尽快向海军申请到护卫队,获得海贸司的批准出海的船只,柳明月忍不叹了口气。
“就算他们再怎么急着要出海,怨朝廷效率慢,事关海军将士的安全问题,我们也不能松这个口,不是臣妾小看天下人,就凭他们自己偷着组建的战队,根本不可能对付得了海外的那些海盗团伙。”
海上作战队正式转化成海上驻军后,又扩招了一大批人,这些人目前还处于培训期内,不管是宫中,还是海军那边,都不可能让这些新人接受出海任务。
只是那些满脑子都想着要尽快出海赚大钱的人与势力,根本不考虑这些,在自家的船造好后,就迫不及待的想要通过各种途径给海军施压,让海军赶紧给他们派护卫队。
若非海军的实际控制权,仍掌握在军中,海军方面还真不一定能扛得住压力。
因为出海的利益实在太大,有的是人愿意为那些船队东家出头,向海军乃至兵部施压。
“这是当然,清平纵然在海上生活的经验丰富,每次出海,朕都十分忧心,更别说是让那些新人冒然出海,依朕看啊,那些财迷心窍的家伙,简直是在害人害己。”
柳明月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在这件事情上,他们除了下达一些相关政令,进行一些约束,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让那些人自己也去海上体验一下,才能让他们知道海上与陆地完全是两码事,算了,咱们管不了那么多,该做的都做了,他们非要不听,咱们也没办法。” ↑返回顶部↑
柳明月是真心很佩服这样的皇帝,而她的这番认可与支持,则让皇上听着无比舒心。
“可能是因朕的出身经历,与别的皇帝都不一样吧,朕不懂什么帝王心术,也不想将精力耗费在这些上面,朕不仅很敬重那些为江山和百姓拼杀过的将士,也很敬佩那些博学多闻的名士,可惜,这些年下来,这样的人,朕都没少杀。”
说起这个,皇上的心情难免有些失落,柳明月当然知道他的想法。
“陛下没有改变初心,已经做到了最好,是那些人变了,走上歧途,落得那样的下场,怨不得人。”
皇上点头道,“嗯,反正都是过去了,只希望今年……”
柳明月没等他将话说出口,就迅速接过话。
“只希望今年,工坊那边能更争气些,将臣妾想要的东西都给研制出来,最新造出来的两轮车,先送去拍卖几辆,将价格给彻底炒起来,也让陛下准备的那些赏赐,更具价值一些,不枉陛下这段时间的辛苦宣传。”
皇上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看向柳明月的眼神充满疑问。
柳明月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道,“臣妾曾听人说,越是怕什么,越是容易来什么,所以才有‘事与愿违’一说,无足轻重的愿望也就罢了,若是关系重大的,咱还是不要说出来得好,毕竟臣妾与陛下一样,也想过安生日子。”
【作者有话说】
抱歉,又更晚了点儿。
175
第175章
方法
船队这趟出海花费的时间较长,不过这本就在预料之内,到入秋后,朝廷才收到船队已进入大安附近海域的消息。
顿时引得京中一片沸腾,纷纷猜测船队这次回来,又能带回哪些奇珍异宝,赚取多少钱财。
在无数人的认知中,出海都快成了与发家致富直接划等号的途径,让柳明月对此感到颇为忧心。
“出海遇险的机率,其实远比能赚钱的机率大,像当前盛行的这种认知,将会吸引许多人盲目的投入海贸行业,这可不是什么好趋势。”
皇上当然也知道这其中的隐患。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咱们想要劝阻,怕他们去冒险,然后落得个人财两亡的下场,人家还觉得咱们想要挡他们财路呢。”
想到已在候在沿海码头的那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尽快向海军申请到护卫队,获得海贸司的批准出海的船只,柳明月忍不叹了口气。
“就算他们再怎么急着要出海,怨朝廷效率慢,事关海军将士的安全问题,我们也不能松这个口,不是臣妾小看天下人,就凭他们自己偷着组建的战队,根本不可能对付得了海外的那些海盗团伙。”
海上作战队正式转化成海上驻军后,又扩招了一大批人,这些人目前还处于培训期内,不管是宫中,还是海军那边,都不可能让这些新人接受出海任务。
只是那些满脑子都想着要尽快出海赚大钱的人与势力,根本不考虑这些,在自家的船造好后,就迫不及待的想要通过各种途径给海军施压,让海军赶紧给他们派护卫队。
若非海军的实际控制权,仍掌握在军中,海军方面还真不一定能扛得住压力。
因为出海的利益实在太大,有的是人愿意为那些船队东家出头,向海军乃至兵部施压。
“这是当然,清平纵然在海上生活的经验丰富,每次出海,朕都十分忧心,更别说是让那些新人冒然出海,依朕看啊,那些财迷心窍的家伙,简直是在害人害己。”
柳明月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在这件事情上,他们除了下达一些相关政令,进行一些约束,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让那些人自己也去海上体验一下,才能让他们知道海上与陆地完全是两码事,算了,咱们管不了那么多,该做的都做了,他们非要不听,咱们也没办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