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含钏挠了挠头,像被先生抽问却一问三不知的学生,埋了头,顾左右而不言...
  “第三,那盏半人高的和田玉摆件,温润黑青,肉质细腻,加之整块巨大,便更是珍贵稀少,纵有千金不得求,江淮可不产和田玉。曹五自江淮出发一路向北,舟车劳顿,将这盏红珊瑚始终带在身边,带进京城,他想要做什么?”薛老夫人淡淡地换了种说法,“他为什么要把和田玉摆件带进京城?”
  电光火石之间,含钏猛地抬头,“他要把这东西送人!”
  “送给谁呢?”
  “送给...送给那个在沉盐和翻车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那个与曹五串通的外人!”
  薛老夫人欣慰地点了点头。
  “千里迢迢带一抬珍贵的摆件进京,这说明什么?说明那个人很喜欢和田玉的摆件,曹五才会不顾辛劳、精心运送入京。还说明,那个人如今就在京城。”
  是啊!
  是啊!
  因为那个人喜欢,所以仰仗他鼻息生存、被他捏住杀害家主把柄的曹五才会不远千里,四处搜罗,方投其所好!
  可...
  京里喜欢玩玉的权贵,可不少呢...
  这怎么找?
  第三百五十一章 鱼胶(三千字章节)
  (有小宝贝在困惑哥哥的年龄,哥哥比钏儿大八岁,嗷呜。)
  噢!
  顶多再加一条特征——长得特别高...
  含钏下巴放在膝盖上思考了半天,然后——“咕嘟”...
  肚子叫了。
  薛老夫人笑得眯弯了双眼,转头过去和童嬷嬷说,“叫秋笋清蒸一条鲥鱼,拿天麻炖只老母鸡,再拿桃胶和牛乳混着煮一盅甜品——昨儿个咱们曹家大小姐为了祖母和哥哥累了一夜,着实辛劳了。”
  含钏脸上腾地一下升起两坨红晕。
  昨儿个夜里,她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自己像个二百五。
  薛老夫人从看到余氏的那一刻就猜到曹五进京了,不动声色地遣人彻夜将京郊翻了个底朝天,而她揪住余氏和曹含宝问来问去,问了大半天,结果啥也没问到,还把自己累得够呛。
  含钏双手捂了脸,有些难为情。
  她都多大了啊!
  加上梦里的年岁,她快四十了!
  活了两辈子,还像个傻憨憨!
  她母亲像她这样大的时候,早就支撑起漕帮的门楣了!她兄长像她这样大时,卧薪尝胆独面漕帮诡谲莫测的局势,对内要拉拢打压,对外要东山再起...
  薛老夫人笑眯眯地把含钏差点黏在脸上的手拿下来,“你这样处理也没错,逼问余氏和曹含宝是优先选择,只是你不了解曹五和余氏的习性,曹五为人谨慎小心,余氏常年在内宅,有几分小聪明却撑不起大场面,故而核心要事,曹五不一定会告诉余氏。”
  老太太意有所指地同含钏总结,“用人先识人,这一点无论是我,还是你母亲,都没做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