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曹醒声音轻轻的,“水路走不通了,就走陆路吧。”
  “当时,江淮耆老一直对我不到十五岁就执掌漕帮颇有微词,我便递上了投名状,承诺将在一年之内,为漕帮添置二十艘大船,两年之内重新拿到商运的货单...”
  那个时候太难了。
  族中耆老,都是三教九流里混出来的,人是仗义江湖的,可他们不会对一个少年郎仗义。
  他们想在曹家重新选择一个二十出头、人机灵肯干的年轻人接过这一大堆烂摊子,重新整装出发。
  归根究底,他们不信任他可以做好。
  他们怀疑他的年龄。
  他只有立下苛刻难办的誓言,才为自己赢得了一丝喘息之机。
  “正好朝中的县主远嫁北疆和亲,我想边境商贸必定会随之兴旺繁盛。”曹醒笑了笑,似是调侃地转头同含钏说道,“我可没你这样精湛的手艺,那时候我刚念完私塾,正准备听娘的话去考秀才,可惜出了那件事——读书显然是走不通了。”
  其实要说也走得通,他念书还成,先生说他必定能考下秀才,再进京读书考举人、进士,也是有望的。
  这也是曹十月对他的期望。
  可那时候,这条路走不下去了。
  步步紧逼的形势,没有为他留下慢慢成长的空间。
  既然这条路走不通了,他只有弃文从商,先把银子赚到手,为曹家的崛起积蓄力量。
  曹醒接着说道,“我一寻思,安顿好祖母后,便启程去了北疆。”
  曹醒笑起来,“北疆可是个好地方,土地丰饶,物产丰富,膘肥体壮的马匹、精美特别的绒毯织品、丰厚漂亮的珠宝,独特香醇的酒酿,还有身形婀娜的胡姬,都是权贵们争相获取的宝物。”
  “还有大魏的药材、书籍、粮食、盐...这些更是北疆鞑子愿意花万金购买的好货。”
  曹醒,成了倒爷...
  含钏有点无法想象,风度翩翩、看起来似是不知人间愁苦的贵公子撩起袖子去干倒爷的模样...
  不过若是倒爷起家...
  含钏突然想起之前在家里甲字库里看到的那把火铳。
  那个应当也不是大魏的玩意儿。
  曹醒手背手心翻覆两下,头跟着歪了歪,风轻云淡道,“跟北疆鞑子倒腾大魏的东西,跟大魏倒腾北疆的东西,把曹家剩下的最后十艘船活用了起来,船就在庄河堡停靠,再经陆运西固河口,最后抵达嘉峪关...我亲自跟船,三个月跑一趟,总算是看到了钱来的一点影子。”
  听曹醒说他曾为银钱发愁的故事,含钏觉得很新奇。
  果然,谁也不是一开始就很有钱的呀。
  有的东西,一开始没有,经历拼搏和努力,或许也有可能拥有的。
  “一来一往,十艘货船也赚了些银子。”曹醒轻声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别人发现这条能赚银子的路后,这条路就会被人从独木桥挤成阳关道,所有人都想把别人从桥上挤下去。”
  曹醒声音随之凝重起来。
  “大魏的权贵还好,鞑子却十分不讲义气。把货卖给我之后,趁天黑风高,将我从驿站捆到了营帐里,让我交出身上所有的货款和随身携带的盘缠。”
  曹醒一声讥笑,“我怎么可能将这样大一笔银钱随身携带?自然是将银钱找到另一个上家交付了出去,算作下一批货的定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