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下午展馆里休息的人明显变多了,吃食铺子,尤其是免费的茶水摊上简直人满为患,好些人都是篮子、背篓、大包小包的,比草市赶集还热闹。
  大约是热闹吸引热闹,中午有两艘大客船靠岸了,下午有其他船经过,瞧见了也纷纷靠岸,宝峰码头空前热闹,展馆内到展馆外的码头,几乎家家铺子都有生意,傍晚还有其他船只停靠来投宿,沈青越他们关门回家时候,展馆里还灯火通明着。
  “好多人呀!”
  “人挤人,人挨着人,到处是人!”
  逛完回来的村民们凑在一起说,给邻居、家人展示着买了什么,哪件最划算,推荐明天去的往哪家店铺去买同款。
  回来早的书生们和学生们,则在奋笔疾书写文章写作业。
  家业跟着姜竹他们回来得有些晚了,家旺搭别人车回家早一步,都快写完了,他不知该写什么,愁着愁着,凑到街上聊天的人堆儿里,这儿听一句,那听一句,听着听着,腹稿都快凑齐了。
  山上姜竹和沈青越翻出他们从前画的扇子和画。
  沈青越还从日常练习里面挑了些出来,打算明天一并送给陈嵘。
  他们挑画时赵舒云也凑在旁边瞧。
  他的文章已经写好了,听说石生还要画画,他也要画,瞧见沈青越翻稿子又忍不住放下笔来看沈青越平时的习作,学着沈青越的格式,将他的文章重新誊抄了一遍,还画上了插画,赶在睡觉前图文并茂地交给他爷爷看。
  码头是这样的。
  看到的玉佛和金银器是这样摆在一个屋子里的。
  摩肩接踵的人群,来往的大小船只,忙碌的店铺,蒸汽腾腾的厨房,好几个人在砍价。
  一切都是生动活泼的,他记了中午吃的午饭多好吃,买到小陶猪多可爱,回忆从前在家乡时的花灯节无忧无虑玩乐的时光。
  他还模仿着沈青越画日记的模式,在旁边记录了几句今天听来的吆喝。
  “宝峰欢迎你,茶水免费尝,东西啥都有,吃完您不要急着走,抬脚逛一逛……”
  结尾处,赵舒云端正的字迹写道,平生如有愿,四海如是皆安乐。
  赵先生一页一页翻着,笑着笑着,眼睛湿润起来。
  第197章 冬假
  玉佛展览最后一天, 曲学博兄弟两人和贾文彬也拖家带口一起去看了。
  昨天没能去的姜正、姜齐他们也赶着马车去瞧热闹,还身兼采买大件的重担。
  梁玉兰想买个大号的陶瓮多腌点儿菜, 吕香梅也想买个粮缸放些细粮。
  沈青越将整理出来的画稿按复杂程度排序,送给陈嵘当画册参考。
  家里有的长腿鸟扇子全给他拿来了,还在店里临时画了几张。
  陈嵘兴奋地拿上画,和沈青越约好了他画了作品一定寄给沈青越看。
  第三天,来展馆的人与前两天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宝峰本地人, 邻县距离宝峰较近的几个镇也有人来凑热闹,江上的商船、客船也有停泊的,还有一艘要去石泉城的货船在码头采购了一船竹纸。
  店里选纸,到喊人装货, 总共用了不到半个时辰。
  那艘货船吃完饭补给了些茶水吃食,货已经快装完了。
  这天开始, 码头往外批发的买卖真正开始运行起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