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古人直播日常 第19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聊过一会儿,寝室三个人渐渐熟悉起来,都不是难相处的人,也都有意同室友和谐相处,彼此之间的气氛越来越融洽,称呼上也亲昵起来。
  女生关系好了,干什么都愿意约着一块儿,陈新晴积极邀请她们一起去洗澡。
  薛皎刚才在宾馆洗过一个了,但回来的路上又出了汗,再冲个澡好睡觉,而且早晚要适应学校的公共澡堂,头一回干脆跟室友们一起去,好歹熟悉一点。
  三人收拾好衣服,一起结伴去洗澡,天幕在她们找衣服的时候就已经自然而然黑屏了。
  丰朝,岭南。
  李昕站在田地间,留了两分注意力听着天幕上的女学生们的交谈,天幕黑屏息声,他也没抬头。
  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天幕在隐私保护方面属于一刀切,直接黑屏了事。
  李昕一直留心天幕,也只是怕错过了什么重要信息。
  “大人!”侍从来报:“张先生来了。”
  话音未落,一清瘦中年男子已被人引到李昕面前,他提起长衫,小心越过地里的藤苗,行至李昕身前,拱手行礼。
  “张先生不必客气。”李昕回了个礼。
  张先生是显世大儒,多年来行走行走于民间,致力改善民生,因名气太大,天成帝数次征辟,皆未应,未曾想,竟会在他遭贬后,千里迢迢寻来岭南。
  几人多番交流,李昕越发敬佩,张先生绝非沽名钓誉之人,他是切切实实想为国家,为百姓做些实事。
  李昕曾好奇,既如此,为何不应下陛下的邀请,入朝为官,手中有权,方可为百姓谋利。
  张先生回他,因为天成帝只想要他这名声,召他入朝堂,不过是当一翰林供奉,陪侍皇帝左右,为他写诗赋文章吹捧功绩。
  李昕沉默了,这确实是天成帝能干得出来的事,难怪张先生不愿应召。
  张泰清匆匆应付了李昕几句,眼睛盯着地上的藤蔓舍不得挪眼:“这就是天女娘娘所说的三大救灾粮之一,红薯?”
  李昕:“不完全一样,当地人称之为‘甘薯’,口感、味道、产量都远不如天人的红薯。”
  张泰清回:“这也正常,天女娘娘说过,她们国家的作物都经过选种培育。”
  面前的红薯地面积并不大,李昕的手下偷偷带回来的红薯藤本来就不多,不过等这一批红薯收获了,就能有更多的种子。
  张泰清心头火热,真是来对了。
  又问及红薯的收获时间,李昕这段时间翻阅了不知道多少农书,也亲自下田耕种,说起来头头是道:“红薯成熟需三到四月时,下个月,或下下个月便能收获了,我们打算下月中旬先收一藤,看看长势。”
  “好!”张泰清算着时间,也没多久了,他恳切地跟李昕说:“届时请李大人务必叫上在下。”
  李昕欣然应好,两人对着一小片红薯地流连忘返,看得比自己的心肝儿还珍重。
  ……
  被开门声和床铺轻微的晃动惊醒的时候,薛皎睁眼,盯着灰蒙蒙的帐顶发了会儿愣,才反应过来自己身在何处。
  抬腕看了眼时间,马上七点。
  昨晚夜聊到十点多,然后各自躺下也没立刻睡着,陈新晴的床铺没装床帘,薛皎睡觉的时候,底下还有光。
  既然醒了,就不睡了,薛皎轻手轻脚起床。
  陈新晴戴着眼罩又睡着了,可能刚才去上厕所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