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古人直播日常 第19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拦不住,救不了。
  薛珍尝了一口,一边“yue”一边硬着头皮咽了下去。
  薛皎忍着笑,忽然就明白她爸妈刚才什么心情了。
  “好喝吗?”
  薛珍老老实实摇头:“不好喝。”
  隔壁桌的大爷看了全程,还给她鼓掌:“这丫头,能行,不哭。”
  虽然在豆汁儿上栽了跟头,别的吃食还行,北方的包子个头大,面皮喧软,馅料饱满,点了不同馅的,分着吃,能尝到不同的口味。
  还买了几种不同的烧饼、油饼,油条也有,家里常吃就没点。
  门钉肉饼薛青山喜欢,外皮金黄酥脆,里头的馅儿是牛肉大葱的,一口咬下去,汁水能流出来,特别香。
  天幕下的丰朝人踩了回雷,不敢再冒然开通感,直到看到薛皎她们吃得很香,才敢跟着尝尝。
  大部分百姓都跟薛青山一样,喜欢门钉肉饼,踏踏实实的满口肉,吃着真香。
  其他美食挽回了京都名吃在丰朝百姓心目中岌岌可危的名声,豆汁杀伤力太大了,倒也不是完全没人爱喝,但那个关于豆汁口味的形容一出,觉得豆汁不难喝的人,都夸不出口了。
  吃完早饭,薛皎带着爸妈去逛逛。
  因为下午还要回学校,不能去太远的地方,也没办法去那些旅游时间比较长的景点,比如故宫,要提前预约,薛皎本还想带爸妈一起去逛逛。
  薛青山安慰女儿:“没事,国庆再来。”
  上午去紫竹院公园转了转,这里薛青山和冯英都没来过,也算给孩子开拓眼界了。
  中午薛皎赶回学校参加体检,薛青山和冯英带着薛珍在外头吃饭,继续游玩。
  下午体检的时候,薛皎见到了自己最后一个室友,性格也不错,四人自然而然站在了一起排队体检。
  体检完,没吃午饭饿得肚子咕咕叫的学生们朝着食堂奔去。
  薛皎跟室友们说了一声,找到爸妈和女儿碰头,一起去订好的涮肉馆子。
  去的时候店里人已经很多了,看着满满当当的,几乎没有空桌,薛皎一行在服务员的引导下找到位置坐下,上了锅子。
  老北京铜锅涮肉的锅底很简单,里头就放了切好的葱段、姜片、大枣、蘑菇等等,然后就加清水开煮。
  上的蘸料就是最经典的麻酱,另外还有小菜,糖蒜、泡萝卜、花生米等等。
  铜锅涮肉都是涮牛羊肉,各个不同部位的牛羊肉,薛皎和爸妈点了肥牛肥羊,又点了一些其他部位的肉,切好的大盘肉上来,夹进锅里开煮。
  肉片都切得薄,放进沸腾的锅里没多久就变色,赶紧捞出来吃。
  裹上调好的麻酱,麻酱提前泄过,不会很稠,不糊嘴,酱香裹着着肉香,里头还有一点点韭菜花提味儿,口味非常特别,醇香厚重,口□□香。
  是跟常吃的底汤味重的火锅,完全不一样的风味,各有各的美味。
  不同部位的肉吃起来口感有略微差别,他们点了牛肩胛肉,说是偏瘦一点,但吃起来也一点不柴,还是很嫩。
  先吃肉,涮完肉再涮别的,涮多了肉,清水锅也变成了牛羊肉的底汤,再涮菜、下面就滋味儿更足了。
  [蹭吃蹭喝:我就说,天人京都的名吃,怎么会……那么奇怪,这涮肉多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