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九章 兵困一处(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没有吼完,警卫团可不会再给这些日军一丝一毫的机会。二十多个日军也就是瓮中捉鳖手到擒来,徐明河绝对不会给一小股日军张嘴咬人的机会。
  在以往战场上,日军在交战必败的情况下,用腰间的手雷和进攻部队功归于尽的不少见。自己可不能犯下这样的低级错误,见日军没一个放下手中武器的,徐明河顿时下令:“机枪准备——”
  在炮舰靠近之前,武雄光久带着不甘的眼神还是倒在了黑土地上,血迹和混合着黑色的泥土,让人无法辨别。除了空气中浓烈的血腥味,和四处飘荡的硝烟,让人不由的强打起三分精神来。
  李林扯了扯嘴角,不屑道:“不仅来晚了,还不该来。”
  他已经从望眼镜中看到,这三艘小炮舰在正在减速往江岸上靠拢,肯定是准备登陆。而登陆的地点就是炮兵伏击的河口,那里相对水面比较宽,加上步兵下船后,这些炮舰只要不用担心在江面上转弯的时候,侧身翻在江里,要真那样的话,真成了千古笑谈了。
  李林很满意部队的果断,在这场两个民族之间不死不休的战斗之间,日本人从开始就没有估计,而中国军队也放下了心中最后一丝的不忍。
  徐明河回头看了一眼远处的那几艘炮舰,江面上微波荡漾,几里外都能看的清清楚楚,要不是天空有些暗了下来,还能看的更远。炮舰似乎并不急着赶来增援,当然,增援的结果也只是看到第一的日军尸体。
  警卫团不敢耽搁,在火力和防护力上,炮舰对上步兵有着先天的优势。
  “就地补充弹药……”
  “1连集结……”
  “2连集结……”
  ……
  “出发……”
  口令一个接着一个在战场上回荡,战士们也是就近找一具日军的尸体,从腰间将日军的皮带解下,将三个弹药盒带在身上,就想集结地而去,一个连、一个连的部队跑步前进,增援包围日军增援的地点而去。
  只有在天完全黑下来之前,将镇外增援日军全部击溃,5纵才有足够的时间,在一晚上准备好渡桥,不然留下大量的部队不仅要关注拉哈镇的日军,还要对包围在平原上的日军进攻,最后能够抽调的兵力有限,架设渡桥的任务就会困难很多。
  李林见战场已经收拾的差不多,回头走到电台边上,随口问了一句:“前指有没有回复?”
  就在刚才,5纵给陈光发电,一方面将已经在准备渡桥的事上报给前线指挥部,另一方面,也希望江对面的4纵能够抽调人力,架设浮桥。
  刚工的话,应该能够在天亮之前,将两座浮桥架起来,只要将一些物资送到江岸对面,整个西线,乃至甘南的战局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想要从西线一下子将兵力全部抽调,那是不显示的,不要说和9纵已经交战的第8师团,就是在齐齐哈尔的喜多诚一都不会答应。泰来的铁道线时断时续,已经让喜多诚一非常头痛了。
  好在他不用为物资的事担心,即便铁路断了,还有水运可以依赖。
  可毕竟在江面上抽调松花江上有所的舰船,也无法运送大量的兵力抵达东岸,铁路和桥梁的作用还是无法替代的。而第8师团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陈光的3个纵队都飞到了嫩江东岸之后,去做铁道兵吧!
  这样一来,14师团不久要受到两面的夹击。
  本来前线就没有太好的办法消除1纵的威胁,在加上3个纵队,高品彪即便再有能力,也无法抵挡铺天盖地的中共军队的反扑。到时候,齐齐哈尔还守不守?
  一旦14师团撤离嫩江东岸,别说喜多诚一的大将梦,就是眼下这个中将的位置都将要不保。习惯了被众人围在中间,成为风云人物的喜多诚一绝对不会愿意有一天,他只能在老家的河岸边,过着身后有监视他行动的警察的日子。真要等到那一天,还不如杀了他比较实在。
  自从接到71联队的告急电文之后,喜多诚一也多次要求本多政材中将加快推进速度,从根子上解开23师团的危局。虽然看不起23师团的战斗力,但本着蚊子再小也是肉的理念,喜多诚一还是不愿意看到井上政吉灰溜溜的逃回满蒙边境。
  对于关东军来说,要是连嫩江防线都松动了,满蒙边境要不要守还真是一个大问题。
  就在李林指挥部队,将对被围住的日军千余人开始发动进攻的时候,在总部,曾一阳也接到了相应的电文。
  他也在为前线的渡桥而担心。
  能用的船只差不多都被征调,但这些船只还远远不够。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船只的问题呢?
  “警卫旅已经和5纵接应上了,第一批物资也已经送了过去,相信在拉哈镇的日军最后只能做困兽犹斗。唯一担心的是,4纵和9纵在没有大量船只做渡桥的情况下,用什么方式渡江。”谢维俊也在为此事头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