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2章 势力洗牌(2 / 4)
脱古思可敦精明干练,蒙哥汗对她非常赏识,多次嘱咐旭烈兀遇到大事一定要和她商量。脱古思可敦对旭烈兀的宗教政策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每每旭烈兀大军宿营的时候,军中的聂斯托里安教士们就支起帐篷教堂,摇响木铃,召唤教徒们前来祈祷
再往后,拜占庭皇帝“万能的蜘蛛”米哈伊尔八世又把玛丽亚公主嫁给伊儿汗阿巴哈,更加深了基督教的影响。
穆斯林面临西方十字军和东方蒙古帝国两大势力的夹击,因为蒙古西征军浓厚的基督教色彩,相对来自欧洲的十字军,又被称为东方十字军,并同样受到阿拉伯人最强烈的敌视。
楚风以强有力的手段推行华夏的意志和炎黄的文明,必然与具有强烈排他性的伊斯兰产生冲突,从而渐渐有了东方十字军的名声。
以致于哈辛这位被称作“穆斯林保护者”的苏丹,因为是由大汉皇帝册封而来,仍旧不时被宗教激进分子质疑他执政的合法性。
哈辛的处境,又不同于波斯和中亚地区的翻书统治者,萨珊波斯光明教的火焰熊熊飞腾,天山南北、葱岭东西本是若干佛国。
自从楚风这位横空出世的征服征服者击败了大大小小的汗王、苏丹、谢赫和毛拉,伊斯兰统治者对异教徒卡菲勒征收惩罚性人头税以及法律上不承认卡菲勒作证、不允许卡菲勒控告穆斯林等等歧视性政策形成的桎梏一去不复返,宗教自由的国策落到实处,原本深埋人心的信仰也就像春天的野草那样勃勃生长,明尊的烈焰、释迦的经文,正在这些地区取代阿訇的礼拜。
“血火传教”,用血和火构建的信仰,也必将在血和火之下崩塌。
哈辛很羡慕波斯和中亚的同僚们,中东地区经由了伊斯兰六百年的统治,信仰自由根本就是个笑话,阿拉伯人总认为他们在泉州、在开封、在所能抵达的每一个地方修建清真寺都是理所当然,当地人必须尊重他们的信仰,可他们自己呢,大汉帝国在他们的城市修建炎黄塑像,却被看作挑衅和羞辱!
老哈辛对此也非常无奈,他只能慢慢用愚民政策、用大汉带来的新思想,也依靠英迪莎尔挥下的木剌夷刺客和大汉帝国的火枪火炮,逐步改变这一切,但成效,也许会在很久很久之后……
现在,大汉既与教廷交恶,哈辛和阿凡提的压力就小了许多,至少他们不再会被骂成“东方十字军”的仆从。
哈辛已经老了,能坐上苏丹宝座也就心满意足,但追随他的不少阿拉伯王公还年轻,还有建功立业的心思,看着楚风脚下撕碎的信件,他们眼中冒出灼热的光:
大汉皇帝之前能和教廷联手对付马木留克和塞尔柱人,今后未尝不会联合阿拉伯势力对付教廷,从来盟友和敌人都只有一线之隔,互相转化的速度比什么都快,说不定将来有一天阿拉伯人也会站在金底苍龙旗下,杀向十字骑士,扬眉吐气一把,也搏个功名利禄!
君不见阿克谢海尔城谢赫阿凡提,还有沙漠贝都因部族的酋长哈辛,借着大汉皇帝的威风,已成为整个伊斯兰世界顶儿尖儿的统治者?
阿拉伯王公们“饥渴”的看着楚风,大汉皇帝此刻在他们眼中仿佛变成了绝世大美女,不少势力较为弱小的人,则同样“饥渴”的看着努尔嫚——当然不是无礼的觊觎,而是自觉不大可能直接效忠于楚风,那么讨好哈辛、讨好这位皇妃,也是条方便快捷途径。
努尔嫚并不知道自己也成了阿拉伯王公眼里的香饽饽,相反她还有点儿害怕:这群人像饿狼似的看着自己,连眼睛都绿了。
就连阿拉伯王公们谄媚讨好的笑容,也被小萝莉误读成了“不怀好意”,她心慌慌的往楚风身后缩了缩,躲开那些炽烈的目光。
拜占庭方面早有定计,安娜.帕列奥丽娜和那赫提留不动声色,任凭罗马将军们嘈嘈切切的议论。
威尼斯总统皮耶托.歌德尼格和莫斯科大公亚历山大罗维奇意味深长的交换了一个眼色。
热那亚人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奥拉罗总督只想保住既得利益,他的议员们用可以杀人的目光瞪住威尼斯十人委员们,恨不得一口将对方活活咬死:当年热那亚助米哈伊尔复国,本来独占了拜占庭广袤领土和诸多海港的贸易特权,不料可恨的威尼斯人生生分了一半走,这一次,可得把他们盯紧了,决不允许重蹈覆辙!
以色列国王亚伯拉罕呢,犹太人和这次事件没有太大关系,“我是来打酱油的”,他一脸轻松。
至于耶路撒冷城内和附近毗邻地区的十字军?亚伯拉罕表示神马都是浮云。
嘿嘿,大汉帝国西征三个军,有两个军驻在开罗-海法一线,耶路撒冷地区的十字军,非但不是楔入中东的一颗钉子,反而是汉军枪口下的人质呢!
犹太人惟一担心的是,一旦战争爆发,以色列狭小的土地要安葬这么多敌人,只怕要动员全国人民连夜挖坑才行呀。
~~~
李鹤轩发现,楚风这个所有人瞩目的焦点,自己站在他身边也像站在聚光灯底下,被别人一览无余,这种感觉令他非常不舒服。
“新教皇要小亚细亚全境,以得到通往圣城耶路撒冷的陆上通道,方便西欧人走陆路朝圣——这个要求固然非常之过分,可陛下,陛下似乎也不必如此大动肝火吧?难道您?”李鹤轩小声问楚风。
长期以来欧洲人前往中东朝圣,都主要依靠地中海航线,十字军的补给也是如此,从而受制于人。
君士坦丁大牧首和罗马教皇势同水火,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和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的关系倒还算过得去,拜占庭领土长期以来对十字军和朝圣者开放,多次十字军东征都是在西欧集结之后,经由拜占庭、小亚细亚这么走去耶路撒冷的。
教廷希望得到小亚细亚,掌握陆上去往圣城耶路撒冷的通道,从而真正把这块飞地纳入怀中。 ↑返回顶部↑
再往后,拜占庭皇帝“万能的蜘蛛”米哈伊尔八世又把玛丽亚公主嫁给伊儿汗阿巴哈,更加深了基督教的影响。
穆斯林面临西方十字军和东方蒙古帝国两大势力的夹击,因为蒙古西征军浓厚的基督教色彩,相对来自欧洲的十字军,又被称为东方十字军,并同样受到阿拉伯人最强烈的敌视。
楚风以强有力的手段推行华夏的意志和炎黄的文明,必然与具有强烈排他性的伊斯兰产生冲突,从而渐渐有了东方十字军的名声。
以致于哈辛这位被称作“穆斯林保护者”的苏丹,因为是由大汉皇帝册封而来,仍旧不时被宗教激进分子质疑他执政的合法性。
哈辛的处境,又不同于波斯和中亚地区的翻书统治者,萨珊波斯光明教的火焰熊熊飞腾,天山南北、葱岭东西本是若干佛国。
自从楚风这位横空出世的征服征服者击败了大大小小的汗王、苏丹、谢赫和毛拉,伊斯兰统治者对异教徒卡菲勒征收惩罚性人头税以及法律上不承认卡菲勒作证、不允许卡菲勒控告穆斯林等等歧视性政策形成的桎梏一去不复返,宗教自由的国策落到实处,原本深埋人心的信仰也就像春天的野草那样勃勃生长,明尊的烈焰、释迦的经文,正在这些地区取代阿訇的礼拜。
“血火传教”,用血和火构建的信仰,也必将在血和火之下崩塌。
哈辛很羡慕波斯和中亚的同僚们,中东地区经由了伊斯兰六百年的统治,信仰自由根本就是个笑话,阿拉伯人总认为他们在泉州、在开封、在所能抵达的每一个地方修建清真寺都是理所当然,当地人必须尊重他们的信仰,可他们自己呢,大汉帝国在他们的城市修建炎黄塑像,却被看作挑衅和羞辱!
老哈辛对此也非常无奈,他只能慢慢用愚民政策、用大汉带来的新思想,也依靠英迪莎尔挥下的木剌夷刺客和大汉帝国的火枪火炮,逐步改变这一切,但成效,也许会在很久很久之后……
现在,大汉既与教廷交恶,哈辛和阿凡提的压力就小了许多,至少他们不再会被骂成“东方十字军”的仆从。
哈辛已经老了,能坐上苏丹宝座也就心满意足,但追随他的不少阿拉伯王公还年轻,还有建功立业的心思,看着楚风脚下撕碎的信件,他们眼中冒出灼热的光:
大汉皇帝之前能和教廷联手对付马木留克和塞尔柱人,今后未尝不会联合阿拉伯势力对付教廷,从来盟友和敌人都只有一线之隔,互相转化的速度比什么都快,说不定将来有一天阿拉伯人也会站在金底苍龙旗下,杀向十字骑士,扬眉吐气一把,也搏个功名利禄!
君不见阿克谢海尔城谢赫阿凡提,还有沙漠贝都因部族的酋长哈辛,借着大汉皇帝的威风,已成为整个伊斯兰世界顶儿尖儿的统治者?
阿拉伯王公们“饥渴”的看着楚风,大汉皇帝此刻在他们眼中仿佛变成了绝世大美女,不少势力较为弱小的人,则同样“饥渴”的看着努尔嫚——当然不是无礼的觊觎,而是自觉不大可能直接效忠于楚风,那么讨好哈辛、讨好这位皇妃,也是条方便快捷途径。
努尔嫚并不知道自己也成了阿拉伯王公眼里的香饽饽,相反她还有点儿害怕:这群人像饿狼似的看着自己,连眼睛都绿了。
就连阿拉伯王公们谄媚讨好的笑容,也被小萝莉误读成了“不怀好意”,她心慌慌的往楚风身后缩了缩,躲开那些炽烈的目光。
拜占庭方面早有定计,安娜.帕列奥丽娜和那赫提留不动声色,任凭罗马将军们嘈嘈切切的议论。
威尼斯总统皮耶托.歌德尼格和莫斯科大公亚历山大罗维奇意味深长的交换了一个眼色。
热那亚人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奥拉罗总督只想保住既得利益,他的议员们用可以杀人的目光瞪住威尼斯十人委员们,恨不得一口将对方活活咬死:当年热那亚助米哈伊尔复国,本来独占了拜占庭广袤领土和诸多海港的贸易特权,不料可恨的威尼斯人生生分了一半走,这一次,可得把他们盯紧了,决不允许重蹈覆辙!
以色列国王亚伯拉罕呢,犹太人和这次事件没有太大关系,“我是来打酱油的”,他一脸轻松。
至于耶路撒冷城内和附近毗邻地区的十字军?亚伯拉罕表示神马都是浮云。
嘿嘿,大汉帝国西征三个军,有两个军驻在开罗-海法一线,耶路撒冷地区的十字军,非但不是楔入中东的一颗钉子,反而是汉军枪口下的人质呢!
犹太人惟一担心的是,一旦战争爆发,以色列狭小的土地要安葬这么多敌人,只怕要动员全国人民连夜挖坑才行呀。
~~~
李鹤轩发现,楚风这个所有人瞩目的焦点,自己站在他身边也像站在聚光灯底下,被别人一览无余,这种感觉令他非常不舒服。
“新教皇要小亚细亚全境,以得到通往圣城耶路撒冷的陆上通道,方便西欧人走陆路朝圣——这个要求固然非常之过分,可陛下,陛下似乎也不必如此大动肝火吧?难道您?”李鹤轩小声问楚风。
长期以来欧洲人前往中东朝圣,都主要依靠地中海航线,十字军的补给也是如此,从而受制于人。
君士坦丁大牧首和罗马教皇势同水火,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和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的关系倒还算过得去,拜占庭领土长期以来对十字军和朝圣者开放,多次十字军东征都是在西欧集结之后,经由拜占庭、小亚细亚这么走去耶路撒冷的。
教廷希望得到小亚细亚,掌握陆上去往圣城耶路撒冷的通道,从而真正把这块飞地纳入怀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