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打羊毛驼毛运出来后,当地购买棉籽的农人也多了起来,收羊毛的人到各个村子散消息,说他们收棉花的价,会比羊毛更高些,鼓励大家来年多种棉花。
  那边的人不要银钱,更愿意换粮食、干货、粉条、生活必需品,肃兰城地广人稀,也许隔了这个村,附近几十里都没人,有银子也花不出去,城镇太远。
  驻守的大军更是远离人户,去最近的村子有八十里路,比境外的人都离得远,要不是黑龙旗帜立的高,都快分不清到底是谁家的驻守地。
  今年肃兰城驻军也主种棉花,现在羊毛商路已经有胆大的人敢走,只要棉花兴起,相信敢来的人会更多。
  谢礼不过是几车棉花,到底谁才是受益方,各人心里都清楚。
  等明年棉花出了,双方契书还得改,江六可不会放过棉花路子。
  第 220章 揭秘小妾。
  时间又过了好些日子,清溪镇也到了年节前,码头的外地商船少了很多,大多都是附近的商贩。
  刚从镯子世界回来的江六有些郁闷,他最近的兑换之路不是很顺畅,最高检测的东西,竟然是杜叔家的枣茶,有百分之三十。
  本以为会日渐新高,没成想初始即结尾,那检测值果真是很邪门!
  去过很多次试验池的人总结了一堆,本以为摸到了规律,结果次次被打脸。
  江六坐在铺子外的竹椅上,一边画着布包新样式,一边想着明日要带什么东西去检测,三心二意的模样,要是夫子见了准得下戒尺。
  绿枣茶被他换了止泻的方子,也就是蒙脱石散,主要成分为高矿观音土,是白色的土泥。
  这种白土泥是荒年的粮食,也可用于制陶,找寻起来不难,就是方子还不能拿出来。
  愁眉苦脸的小江东家附近没坐人,现在码头的杂货铺门前,成了男男女女们的相看地。
  花墙下有不少花种他们都没见过,有的甚至来与海外,虽然不是很名贵的品种,但冬日里还有各色鲜花齐放,也是一难得景色。
  “小东家,你要画啥啊?提笔半天也没见你落笔。”书生们在隔壁伸长了脖子看。
  “是不是画不出来啊?要不要咱帮你画?”
  “我是学院画的最好的,你请我吃猪肘子,我给你画!”
  天冷了,马上又是年节,书院给放了十日假,书生们每日温书都跑来码头,大冷天的也不怕河风着凉,炭火盆子也不要。
  点一壶热的七日酒,里头煮些干果,就当果子酒喝,勉强驱散身上寒意。
  这些都是大夏未来的栋梁,江六把几个茅草棚子四周加了挡风的厚竹帘,这些人待着更是舒坦,一整天都不走。
  吵嚷嚷的环境肯定不适合温书,但人家丝毫不在意,说只要真能看进去书,什么也影响不了。
  江六都无语了,也懒得管他们……书生们就是嘴皮子利索,歪理正理都说不过。
  见他们在隔壁草棚子里起哄,江六不由得失笑:“谢过您了,我还是慢慢琢磨吧。”
  别看一群人斯斯文文的,吃起肉来是生猛如虎,吃好喝好了偶尔还耍耍花剑,引得铺子里的客人连声叫好。
  自打有一对适龄男女,在这相遇看对了眼,来码头的年轻人就多了,有时媒婆一坐也是一天,挨个挨个盯着人看。
  现在画画用的是铺子里卖的炭笔,就是不会拿毛笔的小娃,也能写出字来,小细竹里夹着一根炭笔芯,用完了还能换芯。
  一根只需五文钱,这细竹的来源是松茂坡,那些小竹子可算是派上用场,买的人不少,还有书院大量订货。
  就在这时,邢五进了院子,一眼就看见东家,比了个手势进了铺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