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这种好事儿?[快穿] 第200节(3 / 4)
衙门门口和城门口墙上还出现了告示,好长好长的告示,有识字的大声读出来,告示前迅速聚集许多老百姓。
告示上指名道姓,用朝廷公文的格式,一个个写明了每个被惩罚的人犯的是什么错。刚开始大家以为是朝廷发文,后来知道不是,但上面的个别罪行有知情人能证明是真的,大大提高的告示的可信度。
朝廷收到消息,迅速派人遣散民众,将告示撕下来带走。但告示的内容已经人传人,在京城掀起了轩然大波,所有人都在议论。
“上面说有人协同小妾殴打毒死妻子,能是真的吗?”
“我表嫂的堂妹就在他家当差,说是原配死之前好些天都在屋里不出来,指不定是被关起来折磨呢,这心也太狠了。”
“你们说的那家我知道,今早上报官去了,那男人跟小妾掉池塘里淹死了,两个老的都中风瘫在床上了!”
“啥?那是不是告示上的全是真的?那啥意思?他们全死了?”
“我知道一个,刚才过来之前看见的,贤妃娘家几个人全被吊在家门口,告示上说强抢民女的那个恶霸,下头啊……都被戳烂了,扒光了吊上的。”
“贤妃不也在告示上吗?说贤妃不贤,陷害淑妃,可怜淑妃当时有孕在身被赶出宫,全家都死了。”
“那淑妃全家是不是贤妃害的啊?”
“不知道,反正告示上说贤妃干了好多坏事,还是她娘家人写的供词,还摁了手印呢。”
“这到底是谁干的啊?连贤妃都敢得罪,胆子真大啊!”
“要是不大,能弄
死这么多人?还不全是死的,有好些是残了的,听说有个读书考举人的,手筋都被挑了,这辈子都没法写字了。”
“那么狠?”
“这还不算,他脸上还刻了‘王八’二字呢!”
“是不是告示上那个嫌弃糟糠妻,故意看着糟糠妻难产,一尸两命的那个?那他活该啊!”
衙门门前挤满了人,头一次有这么多人报案。看着他们满脸惊恐的表情,衙门的人都知道事情大了!
百姓们也聚在衙门前凑热闹,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可以说建朝以来,京城第一次出现水泄不通的景象。衙门派人分头去查看案情,百姓们也都跟着跑去看,跑来跑去的,传言就更广了,告示上的那些人,一个没落,全出事了啊!
另一边诸位大臣出门上朝,下人都在门外发现了突然出现的信件,大臣们打开一看,不约而同地露出震惊的神色。信上竟然细数贤妃罪孽,还说淑妃的儿子没有死?
那可是皇子啊,天家血脉流落民间,绝对是大事中的大事,尤其当今皇帝才只有二子,这个皇子若是真的,无疑十分金贵。若淑妃当真是被贤妃陷害,那皇帝必定对这位皇子愧疚,这位皇子的身份就更金贵了!
原本还有支持贤妃的大臣想给贤妃报信,一想,这信为何给自己?会不会还给了别人?派人一打探,竟然大家都收到了信,连衙门和国师都收到了,只得打消心里的主意,匆忙命人扫清尾巴,断了和贤妃的一切关系。
早朝上,一位刚正不阿的老御史站出来,拿出了那封信。
众臣见状都咯噔一下,低下了头。老御史严肃道:“皇上,臣有事奏。此事事关贤妃娘娘、过去的淑妃娘娘,还涉及天家血脉,事关重大,请皇上严查。”
说罢,老御史将信呈上去,简要将信中的内容说了一遍。
在皇上看信的时候,众臣一声都不敢吱,明显感觉到皇上的愤怒。御前的总管太监更是冒了一身冷汗,因为老御史方才点了他的名,信上写着他被贤妃收买,一直暗中帮贤妃办事,连陷害淑妃也有他的份。
他做得那般隐秘,怎么可能有人知道?如今还被当朝揭穿?
总管太监腿软地跪在地上,趴伏着说:“皇上,奴才冤枉啊,奴才绝没有做过此事,求皇上明察……”
皇上看着信,眼中满是震惊,他想说这简直一派胡言,但上面的桩桩件件,如果全都和贤妃扯上关系,贤妃在后宫的势力未免也太大了!
出于皇帝对自身安危本能的警惕,他就算不信也没有忽视,当即叫人去捉拿信中提到的那两个人证,下令宫中各处不许走动。 ↑返回顶部↑
告示上指名道姓,用朝廷公文的格式,一个个写明了每个被惩罚的人犯的是什么错。刚开始大家以为是朝廷发文,后来知道不是,但上面的个别罪行有知情人能证明是真的,大大提高的告示的可信度。
朝廷收到消息,迅速派人遣散民众,将告示撕下来带走。但告示的内容已经人传人,在京城掀起了轩然大波,所有人都在议论。
“上面说有人协同小妾殴打毒死妻子,能是真的吗?”
“我表嫂的堂妹就在他家当差,说是原配死之前好些天都在屋里不出来,指不定是被关起来折磨呢,这心也太狠了。”
“你们说的那家我知道,今早上报官去了,那男人跟小妾掉池塘里淹死了,两个老的都中风瘫在床上了!”
“啥?那是不是告示上的全是真的?那啥意思?他们全死了?”
“我知道一个,刚才过来之前看见的,贤妃娘家几个人全被吊在家门口,告示上说强抢民女的那个恶霸,下头啊……都被戳烂了,扒光了吊上的。”
“贤妃不也在告示上吗?说贤妃不贤,陷害淑妃,可怜淑妃当时有孕在身被赶出宫,全家都死了。”
“那淑妃全家是不是贤妃害的啊?”
“不知道,反正告示上说贤妃干了好多坏事,还是她娘家人写的供词,还摁了手印呢。”
“这到底是谁干的啊?连贤妃都敢得罪,胆子真大啊!”
“要是不大,能弄
死这么多人?还不全是死的,有好些是残了的,听说有个读书考举人的,手筋都被挑了,这辈子都没法写字了。”
“那么狠?”
“这还不算,他脸上还刻了‘王八’二字呢!”
“是不是告示上那个嫌弃糟糠妻,故意看着糟糠妻难产,一尸两命的那个?那他活该啊!”
衙门门前挤满了人,头一次有这么多人报案。看着他们满脸惊恐的表情,衙门的人都知道事情大了!
百姓们也聚在衙门前凑热闹,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可以说建朝以来,京城第一次出现水泄不通的景象。衙门派人分头去查看案情,百姓们也都跟着跑去看,跑来跑去的,传言就更广了,告示上的那些人,一个没落,全出事了啊!
另一边诸位大臣出门上朝,下人都在门外发现了突然出现的信件,大臣们打开一看,不约而同地露出震惊的神色。信上竟然细数贤妃罪孽,还说淑妃的儿子没有死?
那可是皇子啊,天家血脉流落民间,绝对是大事中的大事,尤其当今皇帝才只有二子,这个皇子若是真的,无疑十分金贵。若淑妃当真是被贤妃陷害,那皇帝必定对这位皇子愧疚,这位皇子的身份就更金贵了!
原本还有支持贤妃的大臣想给贤妃报信,一想,这信为何给自己?会不会还给了别人?派人一打探,竟然大家都收到了信,连衙门和国师都收到了,只得打消心里的主意,匆忙命人扫清尾巴,断了和贤妃的一切关系。
早朝上,一位刚正不阿的老御史站出来,拿出了那封信。
众臣见状都咯噔一下,低下了头。老御史严肃道:“皇上,臣有事奏。此事事关贤妃娘娘、过去的淑妃娘娘,还涉及天家血脉,事关重大,请皇上严查。”
说罢,老御史将信呈上去,简要将信中的内容说了一遍。
在皇上看信的时候,众臣一声都不敢吱,明显感觉到皇上的愤怒。御前的总管太监更是冒了一身冷汗,因为老御史方才点了他的名,信上写着他被贤妃收买,一直暗中帮贤妃办事,连陷害淑妃也有他的份。
他做得那般隐秘,怎么可能有人知道?如今还被当朝揭穿?
总管太监腿软地跪在地上,趴伏着说:“皇上,奴才冤枉啊,奴才绝没有做过此事,求皇上明察……”
皇上看着信,眼中满是震惊,他想说这简直一派胡言,但上面的桩桩件件,如果全都和贤妃扯上关系,贤妃在后宫的势力未免也太大了!
出于皇帝对自身安危本能的警惕,他就算不信也没有忽视,当即叫人去捉拿信中提到的那两个人证,下令宫中各处不许走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