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服之下 第11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个名字一出,萧崇寿陡然色变。
  就连郑皇后也震惊地瞪大了眼睛:“又是这个名字……”
  而隐于后方的萧琰,在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终于一下想通了所有关节。
  原来如此,原来他在这儿等着!
  “父皇,前年上巳,彤儿曾伺候过您一个时辰,您可还记得?”
  第109章 惊变 扶栏之外,再无依托。
  彤儿!
  云英顿时想起来, 是萧琰先前私下问过她的那个宫女的名字!
  她的目光立刻转向斜对角处的萧琰,恰好,他的目光也无声往这边扫来。
  二人视线在半空中猝然相接, 又几乎同时飞快移开。
  高处的萧崇寿也在太子这一声问后,有片刻恍惚。
  “彤儿……”他苍老的面庞颤了颤, 连声音都变得不大平稳,“阿溶难道是……”
  “不错, ”萧元琮接话道,“阿溶正是彤儿所生, 他并非儿臣血脉,却的的确确是父皇的血脉!”
  场上忽然鸦雀无声。
  郑皇后率先反应过来,恨声道:“太子方才告诉本宫, 说话要讲证据, 如今证据在何处!”
  这一回, 轮到萧元琮摆出早已准备好的一切。
  一瞬间, 仿佛天地倒转,方才咄咄逼人,将所谓人证一个个摆出来的郑皇后, 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忽然出现的变故。
  先是一封血书, 略显陈旧变色的绸布,观其质地,显然是宫中常见的用来给宫女做衣裳的布料,上面的字迹更是工整有余, 神形不足,一看便是没有正经练过书法,只会略写几个字的人所留,血书下缘处, 更是沾染了斑驳的污渍,应该是在身体已虚弱到极限,自觉命不久矣时留下的。
  据萧元琮所言,彤儿于上巳当日被圣上临幸,因惧怕皇后责难,一直不敢声张,然而,很快她就发现自己已有身孕,无奈之下,她听从身边一位心存怜悯的内监建议,悄悄求到了东宫。
  为了保护这个孩子,萧元琮先是对青澜的算计将计就计,又安排彤儿在宫中悄悄待产至七月。
  这其中的数月时间里,她身边相熟的几位内监、宫女,出于同情与善念,一直偷偷照顾着她,没走漏半点风声,直到七月,萧元琮处理好一切,让彤儿假死出宫,在宫外待产。
  “阿溶出生时,的确不足月,彤儿为保住他,拼尽全力,最后连命也搭了进去,临终前,方留下这一封血书,盼着有朝一日,她的孩子若能得见天日,定要将此公诸于世。”
  紧接着,是另一名稳婆,当众讲述了在宫外照料彤儿,又亲手接生的情形。
  “青澜于行宫中生产,孩子因窒息,不到半个时辰便咽了气,而在她生产之前的一日,彤儿也恰好生下了阿溶。余嬷嬷在儿臣的授意下,将阿溶抱回,换下了那个死婴,从此,阿溶方以儿臣长子之名,留在东宫。”
  最后,是早先就写好的数份口供。
  “这些,都是当初那几名暗中照料过彤儿的内监、宫女按过手印的口供,”萧元琮将卷起的纸交给身边的王保,让王保将其展开,让众人都能看见,“他们都能证明当初彤儿从被父皇临幸,到怀有身孕,又被儿臣送出宫去之事,全部属实。为保护他们,儿臣已将他们先后调至别处当差,父皇可随时派人传唤问话。”
  “至于彤儿身后,儿臣已命人将其埋葬在东郊皇陵外,因恐为人察觉,未敢立碑,只设坟冢。”萧元琮说到此处,再度向萧崇寿拜了一拜,才继续沉声道,“既然如今父皇已经知晓真相,儿臣恳请父皇,为其追封位分,迁入皇陵,好生安葬。”
  字字句句,沉重而有力,听得底下的百官震惊之余,渐有哀叹。
  “圣上素来子息不丰,谁料,竟在年近半百时,能再得麟儿!”
  “若非太子殿下竭力呵护,此子又如何能存活至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