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15 / 1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井边布好了疑阵,还要在墙边做一番手脚:那根带着钩子的长索移到了墙外,往上一抛,让钩子在墙头上钩住。凑巧的还有“一清子”那个“云游天下善观气色”的幌子,正好移了来抛在墙边。
  “血迹抹干净了?”石秀问。
  “抹干净了。”
  “可还有忘怀的事?”
  “没有了。”杨雄答道, “只待明天报案了。”
  “那么,大哥赶快走吧!”石秀又说,“明日我在县前茶店听消息。”
  “好!你千万在那里。”
  说完,相将遮遮掩掩地从人家檐下溜过,出了巷子,一个往东,一个往西。杨雄到金线那里投宿,石秀找了座破庙,闲坐了半夜。
  第二天,不待杨雄回来,便为人发觉潘家出了命案,当时通知地保。地保赶到县衙门里,一面报案,一面来寻杨雄。
  “不得了,不得了!”地保奔到刑房,气急败坏地问道,“杨节级在哪里?”
  刑房里的角色,谁把个地保放在眼里,先不答他的话,却懒洋洋地问道:“你问他做甚?”
  “杨节级府上出了命案了!”
  这真是语惊四座,满屋的人无不瞩目,有个人一把拉住地保问道:“死的是哪个?”
  “自然是杨节级的娘子。”
  “一个两个?”
  那地保是老实人,平日也不大打听街坊的事,也不曾听说过海和尚的风言风语,所以听得这一问,便即答道:“杀是杀了一个,还有一个投了井了。”
  “怎知道投了井?”
  “有双绣鞋在井边。”
  “奇怪啊!”那人看着同事说, “和尚穿绣鞋!”
  “什么和尚穿绣鞋?”地保说道,“投井的怕是他家的迎儿。”
  那人爽然若失,自己想想都好笑了。
  那个人还待讲海和尚与巧云的流言,另有个人重重地咳嗽一声,先提警告,然后高声说道:“杨节级来了,杨节级来了!”
  于是那地保抢步迎了出去,拦头便说:“大事不好!杨节级,你家出了命案,令正夫人被人一刀扎死在床上!”
  杨雄是早就预备好了的,听地保说完,先是一愣,然后掉头就跑,做出那种迫不及待要去看个明白的样子。“好了!闲话少说,”刑房当值的钱书办吩咐地保,“你这就算报了案了,赶快回去预备公堂,侍候知州相公相验。”
  “晓得了!”
  等地保一走,钱书办便到后堂禀报。州县官最怕无头命案,一听案情,不由得更皱起了眉。“相验在其次,缉凶要紧。”他问,“杨雄呢?”
  “他赶回去了。”
  “快快通知捕快查缉。”知州站起身来,“传轿!马上去验尸。”
  于是传齐轿车马快仵作,因为是验女尸,又传了一名稳婆,撇着大脚丫子,跟着轿子后头一起到潘家。
  潘家已由地保在后面原先作杀猪场的菜园里设下公案。看热闹的百姓挤满了那条死巷子。知州鸣锣喝道而来,轿子竟进不去——他倒是位宽宏大量的好官,便下了轿,由一把红罗伞罩护着,慢慢走了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