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科举路 第22节(3 / 4)
哼!以前觉得和你处得挺好的,看你小子哪儿哪儿都挺顺眼的,可是现在怎么觉得你有些面目可憎,有些气你抢走了我妹妹的关注呢!”
“竟然有晗雪的信!”季兴邦一喜,以前他和时晗雪传信都是很有规律的,每一旬休沐的时候通过回家的时穆宁带信来,从未有过这般让家中小厮带信的情况,这还是第一次。可能是媳妇儿对这个及笄礼很满意,有很多话要和自己说,所以才忍不住遣了小厮送信吧。
季兴邦心中自然是欣喜不已的,只是脸上却不敢在时穆宁面前透露出太多的喜色,而是假装正色对他说道:“时兄,这你可就想错了。你想啊,晗雪写给你的信是单独给你的,我又不能看。可是她写给我所有的信件都要过你的眼,她当然是给我写了,这样我们两个人就都能看到了啊,难不成一件事还要写两次吗?累不累啊!
所以这封信名义上是写给我的,实质上就是写给我们两个人的啊,她必然是将想和你说的话一并写进去了,你也都看到了啊!”
时穆宁闻言觉得也对,于是便没有那么大的怨气了,将信递给了季兴邦,季兴邦看到信之后如获至宝,赶紧读了起来,像是想把这一字一句都印刻在心中似的。
时家的小厮只说了一些表面的情况,比如请了多少客人,宴席上有多热闹,戏班演了什么新戏,姨娘小姐她们有多开心等等。
而时晗雪的信中所写的便从里到外都层层说透了,她写了得知季兴邦请大堂嫂李思微过来帮忙时她和方姨娘的开心,写了她们的大肆准备惊动了曾祖母时老夫人,而时老夫人竟也给了她体面,让她和大堂嫂能以时老夫人的名义请客,时老夫人还作为了她及笄礼的簪客,所请的夫人小姐们也大都过来捧场了,时晗雪全天都非常的开心,完全没有耗费心力,全靠大堂嫂李思微、大堂姐季桃花、二堂姐季柳条她们的帮忙。
看完信之后季兴邦真是送了一大口气,因为他完全能看得出来时晗雪从这封信之中传递出来的各种情感,能够看得出来她流露于纸面上的喜悦之情,季兴邦笑着将这封信捂在胸口,真是觉得自己的重生实在是太值得了!
接下来便是热闹的过年,季兴邦自然是跟着大堂兄季兴杰一家坐牛车去西甲村季家团圆。今年桃花姐因为有身孕,且月份还很浅,几乎是才刚查出有孕,所以她和杨荣正二人便不打算大张旗鼓地做驴车回村过年了,而是决定由杨荣正赶着驴车回家将老人接到城里来过年。
反正他们买的周家人做活还是很厉害的,两个老人进城过年之后也是不用做什么活的,也带他们二人开开眼界。
闽弘达也被他的哥哥闵宏泰驾着驴车接走了。原来他大哥闵宏泰在做生意上确实是把好手,在跟着杨荣正跑了几天之后基本就知道该如何做了。而他为人也比杨荣正机灵,他去收山货的时候不是光做山货的生意,也会从城中进一些绢花或者是小玩意儿,在当地高价卖给那些卖山货的人。
杨荣正看了几次之后觉得闵宏泰这个人是个有能力有手段的,日后必成大器。况且他的弟弟闽弘达眼见着也是个科举的好苗子,还是自家小堂弟的好友,也乐得对闵宏泰释放善意,于是他在闵宏泰送了谢礼谢过他,日后准备单干的时候,大方地借了一笔钱给闵宏泰去买一辆驴车。
闵宏泰的本钱不多,原本他是准备靠着自己的脚挑着担子去县城附近的村里卖绢花、小玩意儿等货物,回程的时候收了山货再去县城里卖,这般慢慢的积累资本,一年或者两年之后再攒钱买驴车。
他可是体会出杨荣正这般有驴车的好处了,不但能跑更远的村子,还能拉更多的货物,人也不用那么辛苦。可是一辆带车棚的驴车可是不便宜,他也不敢奢想家中能拿出这么些钱来给自己置办。
他是真心把杨荣正当成师傅的,可是他也有自知之明,根本不好意思向杨荣正提什么借钱买驴车的事情,只是和杨荣正说他准备挑担子去做买卖的事情,还郑重给了杨荣正包了好些谢师礼。
没有想到杨荣正竟然主动提出要借钱给他买驴车这件事,刚开始他惊讶过后第一反应便是拒绝,他怎么敢借这么多银子呢?
可是后来他见杨荣正表情诚恳、心思很正,也是诚心帮他,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便咬牙借了那些银子买了一辆驴车做起了生意。只不过他与杨荣正商议好了收货和卖货的路线和村寨,只要是杨荣正走的村子他绝不去,专挑那种杨荣正不愿意跑的地方,免得伤了杨荣正的生意。
闵宏泰这段时日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将生意做大,在过年前将和杨荣正借的买驴车的钱还了,还能贴补自家弟弟闽弘达一些读书的银子,还能给自家妹妹买了她喜欢的衣服、收拾和笔墨纸砚,给老人也带了好些布料,很是让家中的人高兴。
等到闽弘达腊月县学放假那天,还春风得意地驾着驴车去县学将自家弟弟闽弘达接回了家,让弟弟也能省省脚力,不用再辛苦地走回家去了。
大家喜气洋洋地过了一个年之后,季兴邦便找了个时间和季兴杰、李思微聊起了天。他说道:“大堂兄,大堂嫂,今年是大比之年,正月十五过后县里就要开始进行两场童生试了,三月份在府学之中便要进行府试,确定出秀才的名次,而六月在省城进行乡试,确定举人的名字,九月份就是在京城进行会试,确定贡士的名次了。
这一次大堂兄要去京城参加考试,我建议你们提早动身。九月算着时间还早,但是从魏县去京城怎么也得两三个月,去晚了京城那边租宅子或者住客栈都是极为不方便的,为了更好的考试,大堂兄不若出了正月就可以准备进京赶考的事情了!”
季兴杰闻言说道:“兴邦,你的府试也是我们季家的一件大事,我原本计划是等三月你考完之后便离开,这样也能有半年的时间呢,足够了。”
季兴邦叹了口气,上辈子也是这样的,大堂兄一心忧心自己的成绩,三月后才出门,到了京城都六月底了,在京城极不方便,没有找到住的地方,好似就是因此遇到了那张家的小姐,受了人家的帮助,才有了后来的一段孽缘。
大堂兄后来虽然是考上了,但是又有了好些幺蛾子,毁了他和大堂嫂一辈子。
季兴邦想着要想个方法好好劝一劝他们,最好的把一切都改变了不让他们二人再受这一遭罪。而且听大堂兄的口气,是他想要像前世般一个人只身赴京,大堂嫂是不跟着去的,与自己的目的也不一致。
可是看着大堂嫂照顾着的才将将满一岁的季邵楠,季兴邦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好像很难啊!
作者有话说:
第52章 初见成效
季兴邦思索了一会儿, 决定先听听自家大堂兄的计划,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说服他。 ↑返回顶部↑
“竟然有晗雪的信!”季兴邦一喜,以前他和时晗雪传信都是很有规律的,每一旬休沐的时候通过回家的时穆宁带信来,从未有过这般让家中小厮带信的情况,这还是第一次。可能是媳妇儿对这个及笄礼很满意,有很多话要和自己说,所以才忍不住遣了小厮送信吧。
季兴邦心中自然是欣喜不已的,只是脸上却不敢在时穆宁面前透露出太多的喜色,而是假装正色对他说道:“时兄,这你可就想错了。你想啊,晗雪写给你的信是单独给你的,我又不能看。可是她写给我所有的信件都要过你的眼,她当然是给我写了,这样我们两个人就都能看到了啊,难不成一件事还要写两次吗?累不累啊!
所以这封信名义上是写给我的,实质上就是写给我们两个人的啊,她必然是将想和你说的话一并写进去了,你也都看到了啊!”
时穆宁闻言觉得也对,于是便没有那么大的怨气了,将信递给了季兴邦,季兴邦看到信之后如获至宝,赶紧读了起来,像是想把这一字一句都印刻在心中似的。
时家的小厮只说了一些表面的情况,比如请了多少客人,宴席上有多热闹,戏班演了什么新戏,姨娘小姐她们有多开心等等。
而时晗雪的信中所写的便从里到外都层层说透了,她写了得知季兴邦请大堂嫂李思微过来帮忙时她和方姨娘的开心,写了她们的大肆准备惊动了曾祖母时老夫人,而时老夫人竟也给了她体面,让她和大堂嫂能以时老夫人的名义请客,时老夫人还作为了她及笄礼的簪客,所请的夫人小姐们也大都过来捧场了,时晗雪全天都非常的开心,完全没有耗费心力,全靠大堂嫂李思微、大堂姐季桃花、二堂姐季柳条她们的帮忙。
看完信之后季兴邦真是送了一大口气,因为他完全能看得出来时晗雪从这封信之中传递出来的各种情感,能够看得出来她流露于纸面上的喜悦之情,季兴邦笑着将这封信捂在胸口,真是觉得自己的重生实在是太值得了!
接下来便是热闹的过年,季兴邦自然是跟着大堂兄季兴杰一家坐牛车去西甲村季家团圆。今年桃花姐因为有身孕,且月份还很浅,几乎是才刚查出有孕,所以她和杨荣正二人便不打算大张旗鼓地做驴车回村过年了,而是决定由杨荣正赶着驴车回家将老人接到城里来过年。
反正他们买的周家人做活还是很厉害的,两个老人进城过年之后也是不用做什么活的,也带他们二人开开眼界。
闽弘达也被他的哥哥闵宏泰驾着驴车接走了。原来他大哥闵宏泰在做生意上确实是把好手,在跟着杨荣正跑了几天之后基本就知道该如何做了。而他为人也比杨荣正机灵,他去收山货的时候不是光做山货的生意,也会从城中进一些绢花或者是小玩意儿,在当地高价卖给那些卖山货的人。
杨荣正看了几次之后觉得闵宏泰这个人是个有能力有手段的,日后必成大器。况且他的弟弟闽弘达眼见着也是个科举的好苗子,还是自家小堂弟的好友,也乐得对闵宏泰释放善意,于是他在闵宏泰送了谢礼谢过他,日后准备单干的时候,大方地借了一笔钱给闵宏泰去买一辆驴车。
闵宏泰的本钱不多,原本他是准备靠着自己的脚挑着担子去县城附近的村里卖绢花、小玩意儿等货物,回程的时候收了山货再去县城里卖,这般慢慢的积累资本,一年或者两年之后再攒钱买驴车。
他可是体会出杨荣正这般有驴车的好处了,不但能跑更远的村子,还能拉更多的货物,人也不用那么辛苦。可是一辆带车棚的驴车可是不便宜,他也不敢奢想家中能拿出这么些钱来给自己置办。
他是真心把杨荣正当成师傅的,可是他也有自知之明,根本不好意思向杨荣正提什么借钱买驴车的事情,只是和杨荣正说他准备挑担子去做买卖的事情,还郑重给了杨荣正包了好些谢师礼。
没有想到杨荣正竟然主动提出要借钱给他买驴车这件事,刚开始他惊讶过后第一反应便是拒绝,他怎么敢借这么多银子呢?
可是后来他见杨荣正表情诚恳、心思很正,也是诚心帮他,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便咬牙借了那些银子买了一辆驴车做起了生意。只不过他与杨荣正商议好了收货和卖货的路线和村寨,只要是杨荣正走的村子他绝不去,专挑那种杨荣正不愿意跑的地方,免得伤了杨荣正的生意。
闵宏泰这段时日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将生意做大,在过年前将和杨荣正借的买驴车的钱还了,还能贴补自家弟弟闽弘达一些读书的银子,还能给自家妹妹买了她喜欢的衣服、收拾和笔墨纸砚,给老人也带了好些布料,很是让家中的人高兴。
等到闽弘达腊月县学放假那天,还春风得意地驾着驴车去县学将自家弟弟闽弘达接回了家,让弟弟也能省省脚力,不用再辛苦地走回家去了。
大家喜气洋洋地过了一个年之后,季兴邦便找了个时间和季兴杰、李思微聊起了天。他说道:“大堂兄,大堂嫂,今年是大比之年,正月十五过后县里就要开始进行两场童生试了,三月份在府学之中便要进行府试,确定出秀才的名次,而六月在省城进行乡试,确定举人的名字,九月份就是在京城进行会试,确定贡士的名次了。
这一次大堂兄要去京城参加考试,我建议你们提早动身。九月算着时间还早,但是从魏县去京城怎么也得两三个月,去晚了京城那边租宅子或者住客栈都是极为不方便的,为了更好的考试,大堂兄不若出了正月就可以准备进京赶考的事情了!”
季兴杰闻言说道:“兴邦,你的府试也是我们季家的一件大事,我原本计划是等三月你考完之后便离开,这样也能有半年的时间呢,足够了。”
季兴邦叹了口气,上辈子也是这样的,大堂兄一心忧心自己的成绩,三月后才出门,到了京城都六月底了,在京城极不方便,没有找到住的地方,好似就是因此遇到了那张家的小姐,受了人家的帮助,才有了后来的一段孽缘。
大堂兄后来虽然是考上了,但是又有了好些幺蛾子,毁了他和大堂嫂一辈子。
季兴邦想着要想个方法好好劝一劝他们,最好的把一切都改变了不让他们二人再受这一遭罪。而且听大堂兄的口气,是他想要像前世般一个人只身赴京,大堂嫂是不跟着去的,与自己的目的也不一致。
可是看着大堂嫂照顾着的才将将满一岁的季邵楠,季兴邦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好像很难啊!
作者有话说:
第52章 初见成效
季兴邦思索了一会儿, 决定先听听自家大堂兄的计划,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说服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