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2 / 3)
毛笔就横在延长有柄的花托上,很风雅。
叶宁的视线在那朵白兰花上停留了好一会,然后移开,落在一旁的宣纸上。
宣纸用一块黄铜镇纸压着,上头有字,朱砂墨迹已经半干,但没有完全干透,像是刚刚搁笔。
叶宁此时正站在方桌的东面,视线倒转,本就看不清楚,宣纸上字迹又小,他隐约只能看到好几个“一”字。
叶宁静站几秒,沿着方桌桌沿走到正面。
方位正对的那一刻,他终于看清宣纸上的文字,上头写着——
于一微尘中,悉见诸世界。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叶宁:“。”
第一句叶宁知道,出自《严华经》。
而第二句更是被广为引用的佛学理念。
叶宁不懂这两行字的用意。
但毕竟是他人的东西,未经允许,盯着看不算礼貌,于是叶宁只是打眼一扫,正要后退,却忽然觉得有哪里不对。
他脑海不断闪过刚刚看到的文字。
等等。
是不是写错字了?
叶宁怀疑是自己看错了或是记错了,他停顿几秒,要验证似的一低头,径自看向第二句话。
事实证明,他没看错,纸上写着——
一花一世界,一页一菩提。
不是树叶的“叶”,而是书页的“页”。
因为当时他只是打眼一扫,而这句话又实在熟为人知,大脑便自动补全了文字,以至于没有第一时间发现。
叶宁:“?”
叶宁不觉得写下这句话的人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他盯着桌上那一页纸和一朵兰花,陷入沉默。
就在这时,叶宁身后忽然传来一阵细微的声响。
窸窸窣窣的,像是枝叶轻扫的声音。
叶宁懵了下,一下转过头去。
院子里来人了。
一个穿着鸦灰色苎麻僧衣的人从冬青树后面走了出来。
他眉眼舒朗,手里拿着一把枯竹扎成的扫把,那窸窣的动静就是枯竹竹枝和竹梢扫过地面的声响。 ↑返回顶部↑
叶宁的视线在那朵白兰花上停留了好一会,然后移开,落在一旁的宣纸上。
宣纸用一块黄铜镇纸压着,上头有字,朱砂墨迹已经半干,但没有完全干透,像是刚刚搁笔。
叶宁此时正站在方桌的东面,视线倒转,本就看不清楚,宣纸上字迹又小,他隐约只能看到好几个“一”字。
叶宁静站几秒,沿着方桌桌沿走到正面。
方位正对的那一刻,他终于看清宣纸上的文字,上头写着——
于一微尘中,悉见诸世界。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叶宁:“。”
第一句叶宁知道,出自《严华经》。
而第二句更是被广为引用的佛学理念。
叶宁不懂这两行字的用意。
但毕竟是他人的东西,未经允许,盯着看不算礼貌,于是叶宁只是打眼一扫,正要后退,却忽然觉得有哪里不对。
他脑海不断闪过刚刚看到的文字。
等等。
是不是写错字了?
叶宁怀疑是自己看错了或是记错了,他停顿几秒,要验证似的一低头,径自看向第二句话。
事实证明,他没看错,纸上写着——
一花一世界,一页一菩提。
不是树叶的“叶”,而是书页的“页”。
因为当时他只是打眼一扫,而这句话又实在熟为人知,大脑便自动补全了文字,以至于没有第一时间发现。
叶宁:“?”
叶宁不觉得写下这句话的人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他盯着桌上那一页纸和一朵兰花,陷入沉默。
就在这时,叶宁身后忽然传来一阵细微的声响。
窸窸窣窣的,像是枝叶轻扫的声音。
叶宁懵了下,一下转过头去。
院子里来人了。
一个穿着鸦灰色苎麻僧衣的人从冬青树后面走了出来。
他眉眼舒朗,手里拿着一把枯竹扎成的扫把,那窸窣的动静就是枯竹竹枝和竹梢扫过地面的声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