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观察笔记 第9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就不议荆州,说杭州吧。”
  “是。”
  户部尚书续禀道:“杭州到还好,但是有个几个州县的学田……尚没有清算。”
  皇帝曲臂撑着下颚,“为何不清算学田。”
  户部尚书看了白焕一眼,“这几年的地方学政一直在亏空,户部虽连年补亏,奈何仍然捉襟见肘,这几处的学田,不是官办下的,而是之前为了支撑私学,恩赏给几大书院的土地,杨伦在杭州的时候,见书院清苦,又逢乡试在即,学生们也诚惶诚恐,实在不忍收田,所以就搁置了。”
  贞宁帝道:“你们没有人提出异议吗?”
  “有,当时白尚书是反对的。”
  “张次辅呢?”
  此问一出,白焕不禁抬了头。
  贞宁帝端起茶杯道:“他怎么说。”
  户部尚书虽然不解皇帝为何会刻意问起张琮,但也嗅到了一丝不太寻常的气息,声音跟着慎重起来 。
  “张次辅……当时到没说什么。但不知后来的阁议……”
  “陛下,老臣来回禀吧。”
  贞宁帝就着茶盏一举,“阁老请讲。”
  白焕站起身,他年岁毕竟大了,坐久了陡一起身,头便有些发晕。
  “阁老坐着说便是。”
  “老臣无妨。”
  他说完喘了一口气,“杨伦是老臣学生,老臣明白他对地方学政一直有心,所以当时老臣也赞同暂时搁置学田,至于张琮,他对于新政一直有疑虑,这一两年又担着文华殿的事,老臣与他在新政上议得不多。”
  贞宁帝搁下茶盏,“你们二人之间,这是有隔阂啊。”
  “是,老臣有罪。”
  贞宁帝笑了一声,“这样于国事不好。”
  说完顿了顿又道:“你们内阁下去议,从翰林院的讲官里,提一个人上来,充张琮在文华殿的职。”
  “陛下。”
  “说。”
  “老臣能问一句‘为何’吗?”
  贞宁帝看了一眼就放在手边的蒋氏罪书,“朕的儿子还小,书嘛,朕觉得读得纯粹些好。”
  “是,老臣受教。”
  贞宁帝摆了摆手,对户部尚书道:“该写的策论继续写,荆州就不说了,如今……秋闱也快放榜了,杭州的学田该清就清。”
  正说着,胡襄禀道:“陛下,张副使到了。”
  贞宁帝抬起头,“你们散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