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 第42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朕……可以不去长安,朕去洛阳署理朝政。”
  李泌叹道:“陛下,洛阳城……也在顾青手里。”
  李亨浑身一震,接着拍案暴怒道:“难道朕必须要做个傀儡?朕跟他拼了!”
  “陛下,咱们拼不过……”李泌颓丧地道。
  李亨挣扎着道:“朕若修书一封给父皇,与他联手起来,父子一致对外,朕与父皇都不去长安,顾青能奈我何?”
  李泌沉声道:“顾青会从太上皇的诸多皇子里随便选一位,将其迎回长安,最后拥戴那位皇子登基,并代那个新天子征伐得位不正的您,结果或许比您回长安更悲惨……”
  李泌无奈地道:“顾青这一道奏疏,真是把咱们路完全堵死了。而且陛下偏偏还没有理由向天下臣民宣告顾青的罪状,咱们都知道顾青是狼子野心,可天下臣民百姓却只知道顾青收复了关中河南,正一副板荡忠臣的模样毕恭毕敬迎天子还都,让人完全挑不出错处。”
  李亨失魂落魄地重重坐了回去,颓然道:“莫非朕真拿他没办法了?朕只能回长安当汉献帝了么?”
  李泌笑了:“也不尽然,陛下终究是天子,占住了正统和大义,权臣再跋扈,他也要顾忌君臣之礼,安西军收复了长安,马上向陛下发来恭请还都的奏疏,说明顾青不想自己称帝,对他没有任何好处,陛下回了长安后,顾青也不会对陛下失礼的,因为朝堂上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他呢。”
  “陛下,太上皇有手腕慢慢制衡顾青,陛下是天子,必须更有手腕,陛下是君,顾青是臣,臣子权势再大,天子总是有办法收拾他的,在自保和冒险一搏之间,陛下如何选择?”
  分析了利弊后,李亨久久沉吟不语。
  半晌之后,李亨沉声道:“朕若回了长安,该如何制衡顾青?李卿可有办法?”
  李泌低声道:“臣以为……首先,长安城的防务已被安西军接管,但咱们的底线是,宫闱禁卫必须要用朔方军,让安西军退出宫闱,陛下至少在宫里是安全的。”
  李亨点头,深以为然。
  李泌又道:“其次,顾青手握重兵,掌控朝堂,长安城无人能制衡他,但北方呢?叛军安庆绪史思明仍然控制着黄河以北大片土地城池,算上留守城池的人,安庆绪至少拥兵十万以上,叛军在关中一败再败,安庆绪史思明心中未免没有归降之意,陛下若遣密使与叛军接触……”
  李亨顿时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让安庆绪和史思明制衡顾青?”
  “不仅如此,据臣所知,如今的安西军内还有剑南道节度使鲜于仲通,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哥舒翰久病,麾下大将曲环代其职,他们是蜀军和河西军,并非安西军,陛下还都之后,定要令鲜于仲通和曲环回到各自的藩镇,使他们脱离安西军的队伍……”
  李亨眼睛越来越亮:“制衡,分化,李卿好手段。”
  李泌又笑道:“还有安西军麾下将领,常忠,沈田,李嗣业,刘宏伯等,皆是顾青的左右臂膀,陛下回长安后自然要大肆封赏平叛功臣,这几位将领战功赫赫,必委以重任,若让他们去朔方军或是河西军任职……”
  李亨越来越高兴了:“顾青身边的人被朕调走分化,他还剩下什么?哈哈!”
  李泌笑道:“顾青有阳谋,臣也有阳谋,天下英雄可不尽出于安西军。”
  第五百八十五章 天子回都
  安西军人长安城的第二天,洛阳传来军报。
  叛军败逃至洛阳欲渡黄河,李光弼在黄河渡口设下伏兵,趁敌半渡而击,此战叛军溺死者无数,安庆绪和史思明在亲卫的保护下仓惶渡河而逃,扔下近万尸首,终于艰难地回到了北方。
  顾青听到军报时正在宅子里吃午饭,盯着军报看了半晌,悠悠叹道:“南北鼎立格局?呵,打的一手好算盘。”
  语声喃喃,也不知是指谁在打算盘。
  段无忌从门外匆匆走入,顾青朝他招了招手,笑道:“吃饭了吗?过来一起吃点儿。”
  段无忌叹道:“学生不饿,庆州刚刚发来了一封书信,是李泌写的。”
  顾青哦了一声,道:“他说什么了?”
  段无忌从怀里掏出信,道:“李泌说,天子可以还都,但安西军必须退出宫闱,宫禁由朔方军掌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