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姜夫人说的可是那个赤甲将军晏时晏将军吗?”有女眷出声问道。
  黛玉还是头次听说晏先生这个诨号,点了点头。那女眷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有晏先生在,那定然无忧了。”
  见旁人面露不解,她忙解释:“我父亲是晏将军的麾下,晏将军用兵如神,无一败绩。”
  她有些可惜说道:“可惜晏将军早早回京后又辞官,没了踪影,他若是一直在九边,早把鞑靼打得老实了。”
  “你们还不知道他为什么被称为赤甲将军吧。我听我父亲说,晏将军年轻的时候面如冠玉,又穿着一身白甲,被鞑靼嘲笑是小白脸,可晏将军却极为彪悍,那一仗大获全胜,我那时候还小,在街边围观,他率军入城,神色肃穆,一身白甲全都被染成血色了,观之便生畏。后来他便被称为赤甲将军。”
  黛玉虽然听说晏先生的故事,但还是头一次遇到亲身经历过的人。
  “只需要把他的名头打出来,这些土生土长听着他故事长大的将士们,没有不从的。”那女眷斩钉截铁说道。
  好似真如那女眷说的一般,知道有晏先生坐镇军中,对抗鞑靼,军士都很服从,愿意听从晏先生调度。
  这有些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内。
  无他,谁都想守护自己的家园。
  第128章
  后来,黛玉或单独或陪着姜璟渡过许多难关,但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一次,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直面生死,直面战争的残酷。
  不同于之前的少量骑兵骚扰侵袭,这次似是大举进攻。
  “宣府是边陲重镇,城墙固若金汤,且城内粮草充足,我们只需要守好城,等怀光他们驰援即可。”晏先生安慰黛玉。
  黛玉摸着手下冰凉的石块,眺望远方,是连绵的山脉,夕阳已经开始西沉,暖意也一点点褪散。黛玉问道:“往年这个时节,鞑靼入侵次数多吗?”
  “现在寒冬未了,春日未来,正是缺粮少衣的时候,他们便是不是派轻骑骚扰。但也仅是抢掠,因为这时候他们粮草少兵马也不强壮,所以很少派兵攻打宣府。”晏先生说道。
  “但这次他们有备而来要攻打宣府,似乎料定城内兵力空虚。”黛玉神色凝重。
  “太子在宣府这么长时间,即便再保密,也很难不被人察觉。”晏先生说道,“未必是有人走漏消息。”
  “这么一块肥肉明晃晃摆在这里,怎可能引不来野狗。”黛玉讥讽一句。
  晏先生摸了摸鼻尖,这句话意有所指,只是不知道指的谁。
  “先生,我还有一个疑问。他智计百出,不可能猜不到鞑靼会重点关注他的行踪,为何还要带走大量兵马?”黛玉蹙眉问道。
  “因为他是太子。”晏先生含糊回了一句。
  兵力首先保护的是太子安危,才是其他,所以司徒渊财带走大量兵马。
  不,不是这样的。
  黛玉并不认同这样的解释,他是太子,他可以不来宣府,他也可不巡幸边关,可他偏偏要剑走偏锋,偏偏要以身入局,偏偏要拿宣府作为一颗棋子。
  黛玉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和晏先生说道:“钟知府那边派人将非宣府籍的人看管起来了,我等下派人去瞧瞧。”
  这些流动人口,有商人有小贩有僧人有道士,身份复杂,难保里面没有探子。
  “好,你也别来城墙,这边危险,有我守着,你放心。”晏先生宽慰黛玉。
  “兵卒可还听您指挥?”
  晏先生轻笑:“若是掌控不了他们,我就白活这些年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