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050.精心谋划一盘大棋(一更)(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北虞江州出产的丝绸和瓷器能卖个好价钱,这是他那边的人一直以来的认知。
  所以,在利益的驱使下,北虞江州的百姓逐渐放弃了自家的田地,纷纷干起了养蚕种桑的活,有条件的还开起了窑洞烧窑。
  北虞江州是北虞的主要产粮地,种田的人少了,所以产粮也少了,朝廷为此苦恼许久,可暴利在前,北虞朝廷软硬皆施都没有用,种田的人不增加,要是逼急了,种田的农户索性也不种田了,躲到山里养蚕去。
  反正种田又累,又得不了那么多钱,又眼红别人赚的钱多,他们才不愿意只有自己受苦。
  后来,北虞朝廷没办法了。
  但是北虞缺粮了,怎么办呢,只能从南朝进,南朝不给过低的粮价,就正常的市面上的价格。
  南朝种粮的人多,朝廷又给足了好处,所以南朝产粮足。
  所以时间久了,便形成北虞江州的人种桑烧瓷,然后高价卖往南朝,南朝种地产粮,然后将富余的粮食平价卖给北虞。
  表面上看,怎么样都是北虞赚得多,南朝赚的少,甚至亏了。
  谢锦书手里一直经手北虞和南朝之间的生意,很快就发现不对劲,他发现是有专门的人在操纵这一系列事情,而且虽然南朝有人大量收购北虞丝绸和瓷器,但南朝市场上并未大量出现从北虞收购来的丝绸和瓷器。
  一开始他还不明白,到底谁家有如此大的财力物力能支撑一系列操作长达二十年之久,还能吞下数量庞大的丝绸瓷器。
  直到去年看了陛下给他的账本后,才恍然大悟。
  这一系列操作背后的东家是南朝皇室。
  九宝织锦楼是陛下名下的暗产,也是专门负责收购北虞江州出产的丝绸瓷器的商铺,只要九宝织锦楼不倒,对北虞江州的丝绸和瓷器的收购就不会停。
  九宝织锦楼背后的支持者是南朝皇室,也就是说,只要南朝不倒,九宝织锦楼就会一直开下去。
  而九宝织锦楼收购来的丝绸瓷器去了哪里?
  今日他又有了新发现。
  那些丝绸瓷器应该是运往南朝南边的那些国家,且比收购时还要高的价格卖过去,然后换取那边的特产。
  那些国家盛产什么,宝石和白银。
  难怪陛下上回特意交代了,如有必要,以九宝织锦楼的生意为先。
  想到这里,谢锦书忽觉身后被冷汗浸透了,凉飕飕的。
  南朝用北虞产的货物去换南边诸国的钱,这样即掏空了北虞的粮仓,又掏空了南边诸国的钱袋子,最后收获的利益全都落入南朝国库,同时南朝内部始终十分稳定。
  国库充盈了,要什么有什么。
  南朝至少从二十年前起,就在精心谋划一盘大棋。
  谢锦书抬眸看向温卿瑶,此时,他看温卿瑶的眼神已经变了,更多了许多崇敬与佩服。
  因为从账面上看,短短三年间,在温卿瑶的控制下,上面涉及到的生意规模整整翻了一倍,而且这只是开始,更大规模的贸易才起了个头。
  那支装载了巨额货物的船队还在驶来南朝的路上。
  温卿瑶冲着谢锦书笑了笑,笑得十分温婉,“怎么了?”
  谢锦书摇摇头,他突然觉得温卿瑶的笑简直是来自地狱的笑意。
  他不知道北虞朝廷知不知道南朝下的这盘棋,不过二十年下来,北虞就算知道了,也无力挣扎了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