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 第219节(2 / 4)
然后对孙梦毓介绍对面的十几个人,“孙同志,在场的人都是有关芯片、材料、电子线路等方面的资深专家,他们看完你写的文件,对你所描述的未来十分惊奇,想要亲自和你讨论讨论,无奈要求的人太多,一个个去找你太耽误你时间,便安排了这场会面。”
“咱们和气交流,一起进步。”
刘秘书的这番话说的十分有水平,首先解释了这次会面的原因,顺便安抚住孙梦毓可能会产生的不满,其次暗示在场的人,今天只是一个交流会,以和谐为主,谁要是没控制住脾气,到时候可不好收场。
没办法,刘秘书可是知道搞研究的人脾气上来会有多臭,一点不比当兵的人吵架场面差,尤其是为了科研方向争论的时候,六七十岁的老人都会身手矫健、声亮如洪。
既然是老专家们,各个年龄都不小,不论传出去欺老还是辱幼都不大好听。
但在场的十几个老专家根本没有听刘秘书说了啥,在确认进来的孙梦毓是正主后,其中一个搞芯片的人先站了起来,挤到孙梦毓旁边坐下,想要和孙梦毓促膝长谈。
“孙同志,你好你好,我看到你在材料里有描述有关芯片的发展方向,我看完备受启发,但仍有一些地方想和你探讨探讨。”老专家很谦虚,丝毫不因孙梦毓年纪小而轻视她,反而话里话外以平辈交谈,“是这样的,我看你对芯片的描述是计算机的大脑,如果想要计算机发展,必须先改革芯片,这一点我很赞同。”
“但问题是芯片如何小量化、咱们又如何标准化呢?现在咱们国内芯片的发展十分局限,唉,虽然很不想说丧气话,但事实是,咱们别说和星条国比,只是隔壁扶桑国,水平都远超咱们。”
“最关键的是光刻机这个玩意咱们没有。”
准确来说,没有适用的光刻机。
没有光刻机便造不出芯片,一定程度上,光刻机的先进度代表了芯片的先进度。
老专家一想到这里便来气,本来芯片技术国内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因为开始的早,当时投入这行的人才不少,但耐不住时事。国家穷,投入不了多少资金,有能力的人还胆战心惊的活着,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打倒。
唉,科研艰难。
孙梦毓很干脆的回答:“一时没有不代表一直没有。”
“我对光刻机有一点设想。如今国内是芯片是……”
老专家抢先回答:“接触式光刻。”
孙梦毓点头,所谓接触式光刻便是掩膜贴到硅片上,再用灯光照射。1这项技术最难的点便是掩膜的制造,只要掩膜成效好,后面的光照根本不是问题。
由此令国内芯片的走到一个岔路,很多行业者都去钻研如何制造掩膜,要么便是研制光刻胶,光刻工艺很少有人去钻研。
当然现在更不用提,别说光刻工艺,连钻研掩膜制造的人都少,而国外呢?接触式光刻是人家六十年代玩的东西。
就这,国内都没赶上。
其实正确的思路是什么呢?
改变光刻工艺!
这是从根本上提升效率和功能的办法。
在孙梦毓看来,如今的芯片制造只能说是半自动化,用来生产芯片的机器至少差国际水平二十年。
“我认为咱们芯片制造工艺走入了一个误区,可能是接触式光刻方法的影响,致使咱们的视线都集中在掩膜上,不如转换思路,从光刻工艺上入手。”
“例如分步投影光刻技术。”
老专家眼睛一亮,示意孙梦毓说说看。
“所谓分步投影光刻技术即一次只投影一个曝光场(这可能是硅片上的一个或多个芯片),然后步进到硅片上另一个位置重复曝光。这类技术的光刻机使用的是投影掩模板,上面包含了一个曝光场内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芯片的图形。然后光学投影曝光系统使用折射光学系统把版图投影到硅片上。”2
孙梦毓接着详细说了这项技术的优点,当然难点同样没有遮掩。
这项技术按原来的历史进程,出现于七十年代初的扶桑国、星条国等国家,这两个国家有个共同点,发了战争财,有充足的资金和人力去搞研究。尤其扶桑国,它们凭借着发展半导体,四处抢占市场,可以说现如今半导体便是他们下金蛋的金鸡。 ↑返回顶部↑
“咱们和气交流,一起进步。”
刘秘书的这番话说的十分有水平,首先解释了这次会面的原因,顺便安抚住孙梦毓可能会产生的不满,其次暗示在场的人,今天只是一个交流会,以和谐为主,谁要是没控制住脾气,到时候可不好收场。
没办法,刘秘书可是知道搞研究的人脾气上来会有多臭,一点不比当兵的人吵架场面差,尤其是为了科研方向争论的时候,六七十岁的老人都会身手矫健、声亮如洪。
既然是老专家们,各个年龄都不小,不论传出去欺老还是辱幼都不大好听。
但在场的十几个老专家根本没有听刘秘书说了啥,在确认进来的孙梦毓是正主后,其中一个搞芯片的人先站了起来,挤到孙梦毓旁边坐下,想要和孙梦毓促膝长谈。
“孙同志,你好你好,我看到你在材料里有描述有关芯片的发展方向,我看完备受启发,但仍有一些地方想和你探讨探讨。”老专家很谦虚,丝毫不因孙梦毓年纪小而轻视她,反而话里话外以平辈交谈,“是这样的,我看你对芯片的描述是计算机的大脑,如果想要计算机发展,必须先改革芯片,这一点我很赞同。”
“但问题是芯片如何小量化、咱们又如何标准化呢?现在咱们国内芯片的发展十分局限,唉,虽然很不想说丧气话,但事实是,咱们别说和星条国比,只是隔壁扶桑国,水平都远超咱们。”
“最关键的是光刻机这个玩意咱们没有。”
准确来说,没有适用的光刻机。
没有光刻机便造不出芯片,一定程度上,光刻机的先进度代表了芯片的先进度。
老专家一想到这里便来气,本来芯片技术国内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因为开始的早,当时投入这行的人才不少,但耐不住时事。国家穷,投入不了多少资金,有能力的人还胆战心惊的活着,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打倒。
唉,科研艰难。
孙梦毓很干脆的回答:“一时没有不代表一直没有。”
“我对光刻机有一点设想。如今国内是芯片是……”
老专家抢先回答:“接触式光刻。”
孙梦毓点头,所谓接触式光刻便是掩膜贴到硅片上,再用灯光照射。1这项技术最难的点便是掩膜的制造,只要掩膜成效好,后面的光照根本不是问题。
由此令国内芯片的走到一个岔路,很多行业者都去钻研如何制造掩膜,要么便是研制光刻胶,光刻工艺很少有人去钻研。
当然现在更不用提,别说光刻工艺,连钻研掩膜制造的人都少,而国外呢?接触式光刻是人家六十年代玩的东西。
就这,国内都没赶上。
其实正确的思路是什么呢?
改变光刻工艺!
这是从根本上提升效率和功能的办法。
在孙梦毓看来,如今的芯片制造只能说是半自动化,用来生产芯片的机器至少差国际水平二十年。
“我认为咱们芯片制造工艺走入了一个误区,可能是接触式光刻方法的影响,致使咱们的视线都集中在掩膜上,不如转换思路,从光刻工艺上入手。”
“例如分步投影光刻技术。”
老专家眼睛一亮,示意孙梦毓说说看。
“所谓分步投影光刻技术即一次只投影一个曝光场(这可能是硅片上的一个或多个芯片),然后步进到硅片上另一个位置重复曝光。这类技术的光刻机使用的是投影掩模板,上面包含了一个曝光场内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芯片的图形。然后光学投影曝光系统使用折射光学系统把版图投影到硅片上。”2
孙梦毓接着详细说了这项技术的优点,当然难点同样没有遮掩。
这项技术按原来的历史进程,出现于七十年代初的扶桑国、星条国等国家,这两个国家有个共同点,发了战争财,有充足的资金和人力去搞研究。尤其扶桑国,它们凭借着发展半导体,四处抢占市场,可以说现如今半导体便是他们下金蛋的金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