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 第22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手里没钱,腰杆不硬,自然矛盾多,爱计较。
  但现在不一样了。
  经过几年的发展,大杨村加工厂发展稳健,产出量和成交量逐月上升。现在的加工厂可不是之前十几二十个工人的小作坊,而是真真正正称得上是工厂,拥有工人六十多个,还财大气粗添置一台烘干机。
  这台烘干机便是向宁台县机械厂采购,能买到当然是看在孙梦毓的面子上。孙梦毓人被调走,但她走之前给机械厂留有余荫,周宁国先后生产电饭煲和烘干机,成功获得不少市场。
  尤其是电饭煲,还走出国门挣了外汇,倒也符合孙梦毓画图纸时给它的定位。
  孙梦毓人不在机械厂,但机械厂仍存在着她的传说,甚至机械厂从上至下都十分感激孙梦毓的付出,丝毫没有人走茶凉的凉薄,连带孙长平这个孙梦毓的大哥都沾不少光。
  师傅认真教导他,没有人给他穿小鞋,水平一够,立马给他转正,现在孙长平已经是机械厂的正式工,一个月工资三四十,他很知足。
  大杨村加工厂挣得多,自然村民们到手的分红不少,别说一月吃次肉,一周吃一次都能吃得起,之前三年不舍得买衣服,现在年年都能添置新衣服。大杨村的村民日子过得红火,对带来这样好日子的孙家人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之前何凤兰管事还有人敢炸刺,现在只要她发话,根本没有人敢反对,大杨村的民风在何凤兰的治理下,俨然有文明示范村的架势。
  别说,大杨村还真连续得了两次文明先进村的称号。
  现如今别说旗云社,就连隔壁公社都知道旗云社的大杨村人有钱,日子过得好。家里有适婚年龄的儿子闺女,优先选择便是大杨村的人。
  造成大杨村的适婚男女在附近婚恋市场上空前受欢迎,一说你是大杨村人,别人都高看你一眼。
  但大杨村的适婚男女一点不着急结婚,甚至还有女娃只招赘不嫁人,而家里人都挺支持。究其原因便是大杨村的加工厂招人优先本村,你一旦嫁出去,想进去当工人门都没有。
  因为只招本村人的事,附近村子还闹了一场,都闹到了公社去。
  毕竟谁不想过好日子。
  本来大家一起穷,现在可好,有小伙伴起飞,自己过好日子,不拉着穷兄弟一起,那能行?
  闹!必须闹!
  因此几个村子一联合,闹到公社,非要让大杨村放开招工口子,给他们村子各几个名额。
  大杨村人听说这个消息时,全都气够呛,要不是孙大林拦得快,大杨村的男女老少全都得抄家伙和人干仗去,到时候绝对会头破血流。
  旗云社的公社主任赵前进一开始听完几个村长的话后,说实话他心动。
  因为一个村子富裕是政绩,治下全部村子都富裕可是天大的政绩。真要能让治下全部村子的人过上好日子,他赵前进的名字得进县志,在附近村子里哪怕过去五十年,提起他赵前进的名字都得竖大拇指。
  本来因为大杨村发展好就受到领导的不少表扬,有个领导和他透露一点消息,上面空出一个副局长的位置,是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他要是能调过去,政治生涯可是迈出去一大步。
  位置很好,盯得人很多,给他透露消息的领导说他只是一个待选,甚至在待选里的竞争力还不强。
  赵前进抓心挠肺想坐上那个位置,但他没有后台,能在领导眼中有一席之地全凭他钻营和政绩。
  但孙大林的强烈反对令赵前进放弃了让大杨村带领其他村子一起富裕、共同进步的想法。
  其中固然有不想得罪大杨村的想法,但更多的原因是孙梦毓。
  孙梦毓自从去往首都,便没了消息,要不是孙家人稳得住,还一直强调孙梦毓在首都专心忙工作,大杨村人都以为孙梦毓被关起来了。
  最后打破大杨村人诸多猜测的是过年孙梦毓给孙家送的过年礼,准确来说,是有人代孙梦毓给孙家送的过年礼。
  礼不礼的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送礼的人。
  经过孙梦毓的几次冲刷,大杨村人都知道四个轮子的小汽车,围观肯定会围观,但不会一拥而上,路都堵住。但谁家的年礼是军车军人送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