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做个摆摊达人 第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剩下一半的红豆沙,过了下午的高峰期都没有卖完。
  刘凤得意洋洋的看了她几眼,收工回去了,她和姑姑一起在厨房帮工,下班后利用厨房的灶台煮甜汤非常方便。
  相信很快就可以把那个女人挤兑走了。
  余意站在市场门口抓耳挠腮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不是说想不出改进的办法。
  如说增加绿豆汤,银耳莲子羹,参汤之类的新品种,或者可以做点卤菜,鸡腿鸭掌之类的,中午送过来给人配饭吃。
  可她不愿意为了挣这点小钱浪费自己的劳动力。
  乘着天色还早,去市场外面的摊位试试。
  中俄互市还没有正式建立起来之前,市场外面的马路上也有一些俄罗斯人来做生意,卖一些套娃,工艺品和旧货。
  余意拖着小拖车走在门店和商场附近的人行道上,一边吆喝一边逛街,市场外面的商品跟里面的商品价格相差二成,属于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区别。
  东西都摆在宽大的橱窗或者店面里面,看上去要显得高档精致很多。
  路边摊多到占用了大半条人行道,大多数是俄罗斯人,其中有一些人是因为没钱,带了一些家里闲置的旧物品过境摆摊,卖了钱之后,换成那边需要的紧俏物资带回去。
  很多收古董的和碰运气的人在他们的摊位上面挑拣,讲价。
  这个时间段,捡漏可不是说说而已。
  而是真的到处都有漏可以捡。
  一个俄罗斯大婶的摊位上,余意在一堆杂物旧货里就看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簪子。
  没有任何金宝装饰,造型很简单,整体就是黑色的如意云纹,线条纤细流畅,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看上去非金非玉。
  “这个卖吗?”她惊喜的走上去,用俄罗斯语问她。
  “十块钱人民币!”大婶用中文回答她。
  余意连忙掏了十块钱给她,然后拿起簪子把马尾辫盘了起来。
  “原来是做这个用的呀,我们还以为是一根中国的筷子呢?”大婶惊讶的笑着说,话语中俄罗斯语和中文一起用。
  余意笑笑,正要起身,大婶叫住她:“你的甜汤能够给我一份吗?我用这个跟你换。”
  她一边说,一边从放珍珠扣子彩色线头的针线盒里面,拿出一块印章一样的东西递给她。
  思思接过印章,小小的一个私章,雕工很精致,材质……材质好像是块黄玉。
  不对,不是黄玉,她看了看印章上的字,“春日闲居”,心脏有点不受控制的砰砰乱跳了起来。
  “你带杯子了吗?”余意努力镇定下来,拿起一个热水瓶问她。
  大婶拿出一个大饭盒。
  余意直接把大饭盒装满再递给她。
  两个人都很满意的分开了。
  回到住处,她激动的把印章从口袋里拿出来细看,不出意外的话,这很有可能是一块田黄印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