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2 / 3)
七月盛夏。
卯时才刚过,夜露已干了。
一轮白炽的火球挂出来,天色一片白晃晃的。
雪砚起身后,换上了一袭罗衣轻裙。将发丝高高盘起,簪上一枝榴花纹珠翠。夏日里但求清爽,无心过多地修饰。喝了一杯水,便去东稍间做功课了。
自从上次小悟后,幻术一事上她已见到过乾坤之大了。可是,那一点噱头并不代表已超凡入圣了。相反,只让她更加懂得了谦卑。
古今大德们都提倡“悟后起修”。
明心见性后的修行,就像尘沙扬于顺风,可做到一步一重天。
雪砚想先在武道上更进一步。
修行就更卖力了。
这几个月一直风平浪静,给人以现世安稳的美好感觉。她先前曾隐隐怀疑皇帝有猫腻——因为当时的眼神太有邪味儿了。如今,到底被现实打脸了。
如果有猫腻,不可能藏好几个月的吧?
可是雪砚总觉得,危险的暗流正在深处涌动。
怎么提升战力都是不够的。
不管怎么说,姓莫的贼骨头不会弃恶从良。憋这么久没动静,随时能爆个大冷子出来。
现在除磕头拜忏外,她又在画境中辟出一块地方练武。
专练“以神运气,以气运剑”之道:在几丈外放一根蜡烛,早晚各挥“剑”五千下。挥得一心一意,纹丝不乱。
练剑,可分“有形”和“无形”两种。她练的是无形之剑。手中不执剑,意中却有剑。一下一下挥得全神贯注。抻筋拔骨的同时,也让意念打磨得比铁硬,比针尖。
从而达到“神、意、形”的统一。
这是雪砚自悟的路数。
与古时华夏的隐世剑仙们是暗合的。
若修成了,便能做到“神与气和,气与剑合”。像古书上说的,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稍一作意,便可一气动山河。
于武道上就直抵臻境了。
最重要的是,如此修炼会让意念百炼成钢。
于幻术上也大有裨益。
雪砚坚信这一路数的正确。大道在武为武道,在茶为茶道,在书为书道,在花为花道.......要入其道,最终要修的都是“神、气、形”的合一。
招式之类,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她认真练足了一个时辰,才把意念一收。
“意生身”就从画境中消失了。外面的真身上仅出了一层薄汗,可是功夫却已在筋骨里了。一滴也不少。
** ↑返回顶部↑
卯时才刚过,夜露已干了。
一轮白炽的火球挂出来,天色一片白晃晃的。
雪砚起身后,换上了一袭罗衣轻裙。将发丝高高盘起,簪上一枝榴花纹珠翠。夏日里但求清爽,无心过多地修饰。喝了一杯水,便去东稍间做功课了。
自从上次小悟后,幻术一事上她已见到过乾坤之大了。可是,那一点噱头并不代表已超凡入圣了。相反,只让她更加懂得了谦卑。
古今大德们都提倡“悟后起修”。
明心见性后的修行,就像尘沙扬于顺风,可做到一步一重天。
雪砚想先在武道上更进一步。
修行就更卖力了。
这几个月一直风平浪静,给人以现世安稳的美好感觉。她先前曾隐隐怀疑皇帝有猫腻——因为当时的眼神太有邪味儿了。如今,到底被现实打脸了。
如果有猫腻,不可能藏好几个月的吧?
可是雪砚总觉得,危险的暗流正在深处涌动。
怎么提升战力都是不够的。
不管怎么说,姓莫的贼骨头不会弃恶从良。憋这么久没动静,随时能爆个大冷子出来。
现在除磕头拜忏外,她又在画境中辟出一块地方练武。
专练“以神运气,以气运剑”之道:在几丈外放一根蜡烛,早晚各挥“剑”五千下。挥得一心一意,纹丝不乱。
练剑,可分“有形”和“无形”两种。她练的是无形之剑。手中不执剑,意中却有剑。一下一下挥得全神贯注。抻筋拔骨的同时,也让意念打磨得比铁硬,比针尖。
从而达到“神、意、形”的统一。
这是雪砚自悟的路数。
与古时华夏的隐世剑仙们是暗合的。
若修成了,便能做到“神与气和,气与剑合”。像古书上说的,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稍一作意,便可一气动山河。
于武道上就直抵臻境了。
最重要的是,如此修炼会让意念百炼成钢。
于幻术上也大有裨益。
雪砚坚信这一路数的正确。大道在武为武道,在茶为茶道,在书为书道,在花为花道.......要入其道,最终要修的都是“神、气、形”的合一。
招式之类,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她认真练足了一个时辰,才把意念一收。
“意生身”就从画境中消失了。外面的真身上仅出了一层薄汗,可是功夫却已在筋骨里了。一滴也不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