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仪仗队(求月票)(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首首经典的史诗级乐曲,彻底打开了他们对于交响乐最深层次的热爱,于是所有人都不再局限于西方演奏指法,一个个都开始了天马行空的创造。
  那一刻,犹如百鸟朝凤,演奏出的乐曲,不再有所束缚,让所有人都深深陶醉。
  而合唱团的同学们,除了练习交响乐曲的和声之外,对于《喀秋莎》这首歌更是发自骨子里的热爱,全团三十六位学子,就算在上课的时候,也会情不自禁的哼唱出《喀秋莎》的曲调。
  因为没有保密条例,学子们自由自在的哼唱,那优美的曲调和熟悉的苏联风,瞬间吸引了其他同学。
  于是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喀秋莎》宛如病毒般扩散,在每一个自习室的课堂里响起。
  这天,军艺院长楼庆春来到学校,与政委董自强汇合,准备就上半年的工作开展会议工作。
  忽然,操场上传来了热烈而整齐的合声。
  虽然会议室距离操场有很长一段距离,但因为合声参与人数太多,声音大到竟然传到了这里,现场的导师、主任们都皱起眉头。
  楼泽见状,正准备去关上窗户,却见坐在主椅上,穿着中山装,头发灰白却打理的一丝不苟的父亲楼庆春,轻轻摇头。
  于是楼泽便作罢,重新回到了会议桌前。
  此时,会议室里一片安静,现场十多位学校主要领导都没有说话。
  窗外源源不断的传来学子们的合声:
  “姑娘唱着美妙的歌曲
  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鹰
  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
  她还藏着爱人的书信
  ……”
  楼泽悄悄打量父亲,发现父亲一脸平静,神色间没有丝毫的波动,只是专注的听着学子们的歌声。
  歌声一遍又一遍的响起、结束,足足持续了将近十分钟。
  终于,学子们似乎唱累了,休息了下来。
  会议室内。
  楼庆春开口道:“楼泽,这就是那首《喀秋莎》?”
  楼泽点头道:“对,郑谦写的五首乐曲中的一首,是一首很有苏联风的歌曲,最近很受学生们的喜欢。”
  政委董自强笑着说:“的确是苏联风,楼院长,当年咱们去苏联学习的时候,也学习过这样的曲子。”
  “的确学习过,我印象很深刻,我记得,当时咱们那一群留学生,就你的手风琴弹得最好,老师经常夸你。”
  楼庆春似乎陷入了回忆:“我就不一样了,每一次弹快板的时候,右手总是跟不上,漏音非常严重,我识谱也慢,一个乐句,往往重复很多遍,很难进一步。”
  两位大佬谈论当年苏联留学时光,会议室里其它领导也随声附和。
  楼泽虽然也在苏联学习过一段时间,但仅仅只是作为交换生留学,只有一年时间。
  而且楼泽作为交换生去学习的时候,苏联早已不复存在。
  尽管对苏维埃的向往没有泯灭楼泽去俄国留学的热情,但先辈们当年留学的氛围已经不在,脑海里对于苏维埃的回忆,仅仅停留在影像和历史资料当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