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一处偏厅,胤禛和馨瑶并排而坐。胤禛本来想独自处理,馨瑶却坚持要来,现在听耿氏这样说,她惊诧不已,声音都高了一个八度,问:“你还有脸哭?!”
  耿氏一见钮祜禄氏,就想划花她的脸,可此时为了保命她也顾不得许多,冲着馨瑶不停磕头,嘴里不住的说:“妾知道以前不懂事,得罪了侧福晋,让您心里不痛快,侧福晋您大人有大量,就饶了妾吧。”
  这话说得就像是馨瑶故意陷害她一般。
  见瑶瑶气的脸色通红,胸膛不停的起伏,胤禛握住她的手,对苏培盛吩咐道:“把福旺拖到门口,赏板子。”
  候在外面的张起麟听到这话,立刻就领会了其中的意思。只赏板子却不说次数,那就是要把福旺就地打死。张起麟拎起板子亲自上阵,就在偏厅门口台阶的一侧,既不让屋里看见这血腥的场面,又能听见惨叫声。
  福旺受不住这用了十足力气的板子,开始大声哭喊起来:“主子爷饶命,都是耿格格……饶命啊……是耿格格指使……”
  耿氏垂着头不敢让人看自己忍不住慌张的神色。
  馨瑶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此处罚人的情况,听着那木板打在肉上沉闷的响声,只觉得身子都僵了,手心一片冰凉。
  幸好四爷一直握着她的一只手安抚着。
  外头的叫喊声越来越小,终于张起麟进来禀告说没气了。
  耿氏忍不住彻底瘫倒在地上,身子因为真实的恐惧而抖动。
  胤禛终于对耿氏说了第一句话:“还有什么要说的?”这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冷淡的语气,让耿氏觉得四爷是在让她留遗言。
  不,不,家里还指望着她生下一儿半女,能出人头地呢,她不能死!这一回耿氏再不敢有其他的心思,真切的开始求饶,连额头都磕出血印来。
  “晚了。”胤禛轻轻吐出两个字,做出对她判决。
  馨瑶看着耿氏满头血污的样子,心里生不出一点同情,可……不能真让她就这么死了。
  所谓家丑不可外扬,连李氏都只是关起来对外说是病了,若是耿氏现在就这么死了,难免对传出些不好听的话,说不得就对四爷和弘历有影响。
  唉,她现在倒是有些能体会嫂子富察氏的心情了。
  她对四爷道:“把她送到庄子上吧,再也不要让我看到。”之前也是有两个格格被送到了偏僻的庄子上,也算有例可循。
  胤禛去端详馨瑶,从她隐忍的眉头和闪烁的眼神里读出许多情绪来。
  最终,胤禛缓缓点头,道:“就当为弘历积福。”
  耿氏还想再说什么,却已经没有了机会,又被眼疾手快的婆子堵住嘴拖了回去。
  处理了这宗事情之后,馨瑶一直恹恹的,提不起兴致,整日和弘历腻在一起,连四爷都要靠后。最终在出发的前一天,她才把弘历送到德妃那里,一同跟着进宫照顾的,还有王嬷嬷和两个奶娘。
  一切准备就绪,康熙带着他浩浩荡荡的南巡队伍启程了。
  馨瑶坐在她的红盖朱轮马车里,偷偷的看着城门楼子离她越来越远。
  康熙四十六年,在她来到这里世界的三年后,馨瑶第一次踏出北京城,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第89章 台庄站到了
  “主子,先头开路的侍卫队已经进城了!”
  馨瑶本来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打盹,一听这话就清醒了起来,她扒开窗户偷偷瞧了一眼,才长舒一口气,叹道:“总算进城了,我可要好好泡一回澡。”
  刚出北京的时候她还兴奋了两天,结果现实很快给了她一巴掌,切实的给她解释了一下古代出行如何不方便。
  他们一路走的都是官道,已经是最好的路了,但在没有水泥和沥青的年代,城外又不可能大规模铺石板路,是以一路上尘土飞扬,她都不敢随便开车窗。像四爷这种白天大多要骑马随侍的人,那是真·风尘仆仆,晚上都是一头一身的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