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被迫考科举 第9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今这些,谁知是不是一报还一报呢?
  兵部尚书秦阆也被这消息给惊到了,等他们入了长安城之后,甚至不敢相信这是长安。
  郑廷的狠厉出乎意料,秦阆赶紧写信送回建康城,将此事告知陛下跟诸位大臣。
  朝廷本来是想着携恩求报,想要借当初援助来逼迫郑廷让位,只要郑廷知道进退,朝廷愿意给他封王拜相。
  秦阆如今还记得,唐丞相跟几个御史说起这事儿时的自信满满:“他郑廷不过是布衣出身,若没有夏国支持,无论如何也走不到今天这一步。给他一个王爵已经足够了,谅他也不敢不答应。”
  这会儿想起这些话,秦阆都觉得荒谬。这个郑廷,绝不是那些大人口中那等好拿捏的性子,相反,他筹备这一日已经不知道筹备了多少年。破了长安城后,郑廷的人便迅速把持住了各个衙门,秦阆只是稍稍落后一步,本想着将棘手的守卫就给郑廷,自己后脚进城坐收渔翁之利,结果算盘珠子全白打了。
  郑廷压根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他已经彻底控制了长安,不久之后连周边的几个州都连带着控制了,甚至已经准备好人手,准备歼灭林祁盛了。
  进退两难的反而成了秦阆。
  他若是插手,无异于是在跟郑廷宣战,但若是不插手的话,郑廷没准真就坐稳了位置。一个汉人皇帝,远比北戎大汗要容易得民心。
  秦阆甚至还打听到,那枚不知真假的传国玉玺如今就在郑廷手里,虽然不知道他出于什么原因没有拿出来,但是有那玩意儿在始终都是个隐患。
  北方的汉人可都觉得这是真的,也格外推崇此物。
  秦阆都快愁死了。
  消息传入夏国,宋允知比陛下还要先知道,毕竟郑廷身边还有他的人。幸运的是,这个郑廷如今都不装了,公然处决了北戎人,又开始剿灭起义军,但宋允知的人却还没事。
  看他们的回信,似乎郑廷对他们还算礼遇。秦阆等朝廷命官在郑廷哪儿都不知道碰了多少软钉子,他的人却还被好吃好喝地待着,颇有些乐不思蜀。
  不仅如此,郑廷还托他们捎了一封信给自己,还在信中谢谢他之前提供的好点子。若非有他指点,自己断然不会这么轻松取胜,甚至漫不经心地提到,日后有机会二人还能再次合作。
  宋允知:“……”
  他怎么能在大开杀戒之后,如此轻飘飘地说出这些话?宋允知整个人都不好了。
  赵安虞知道宋大人担心,于是上前安慰,说郑廷必定是顾念当日在光州的情分,他待大人不一样。
  宋允知苦笑:“他哪里是顾念情分?”
  再说自己跟郑廷有什么情分可言,不过是见了两次面而已。这群人留在北戎他还是不放心,宋允知于是又写信,催促他们能回来赶紧回来,别想着在那儿做生意,也别想着立功了,再待下去命都不一定能保得住。
  如今北边内部的仗都快打完了,他们实在没必要在留着打探消息了。
  能跑则跑,反正宋允知对那边的局势很不乐观。这个郑廷太出乎他的意料了,这就不像是个正常人,往后会做什么也难以预料。
  郑廷的雷霆手段震慑住了所有人,包括夏国朝廷。君臣如今方知,自己先前养虎为患,扶持了一个比北戎人还要厉害的角色上位。
  眼下那些御史竟然还在叫嚣着要让郑廷臣服于他们,皇上忍无可忍,将其骂得狗血淋头。
  谈还是要谈的,毕竟他们确实资助了不少东西给郑廷,但是也得讲究方法,留好后路。皇上命鸿胪寺卿携礼部诸官员入长安商议,又命秦阆迅速撤军,急召京畿一带的所有武将入朝觐见,命他们即刻练兵备战。
  因为琢磨不透郑廷的想法,皇上直接按最坏的打算来准备。
  第126章 野心 想要称帝
  随春生等被也收到了密令,陛下让各方都筹备粮草,勤加练兵,以备不时之需。
  也有不少人不大理解这个不时之需究竟意味着什么。以他们来看,如今局势分明一片大好。随春生倒是跟宋允知写信写的多,从宋允知处得知那郑廷并没有看上去可靠,陛下没准就是防着他的。
  随春生等一批新人是想着要立功,但是立功便意味着战乱,意味着军中又要死伤无数,原本能和平解决的事情如今又有了变数,着实叫人不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