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李世民穿成扶苏 第9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50章 嬴政大为震撼
  【除了子房还能有谁?】
  【这你就猜错了,子房被点成探花了。】
  【啊?为什么?就因为他长得好看?】
  【不,因为状元是孔鲋,榜眼是叔孙通,这就全是儒家的,就子房不是。我感觉他俩名次在前面,政治因素比较多,尤其孔鲋,是孔子的后人。】
  【这两个啥时候冒出来的?】
  【叔孙通一直在啊,他历史上还跟过胡亥呢,多亏及时跑路,不然就要死了,整个一墙头草。】
  韩信急忙谦让:“殿下太客气了,臣担当不起……”
  “所以先生觉得我应该去参加文学馆吗?”扶苏只是带着笑意问。
  “……”韩信偷偷觑着李世民的神色,见他毫无异色,甚至仿佛很乐意的样子,也就放下心来,小心翼翼道,“臣以为,是当去的。”
  “为什么?”扶苏问。
  “臣这几日虽在宫中养伤,却也听说为了这次文举,很多饱学之士都赶赴了咸阳城。自从当年始皇焚书,除了法家外,百家似乎都销声匿迹,连墨家都分裂出去,离开了不少人。这还是大秦统一以来,前所未有之盛况。这种时候,身为太子的你,怎么不参与进去呢?”韩信分析给他听。
  “先生此言有理,多谢先生指点。”扶苏信服地点点头,竟然微微躬身作揖,作学生礼。
  韩信涨红了脸,不知如何是好。“不、不敢当……”
  “习惯就好。”李世民给扶苏也塞了个橘子,兴致勃勃道,“太子虽然年幼,却心思仁善;韩信你初出茅庐,正需要一个这样的人互为助力。把他交给你,我很放心;把你交给他,我也很放心。”
  【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君。这辈子真幸运啊韩信。】
  韩信不由动容,感念道:“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李世民把扶苏交给韩信带,顺手写了诏书,封韩信为太子少师,文学馆博士,和叔孙通的官职差不多。
  文学馆,是为了这帮汇集在咸阳的百家文士建造的,而弹幕提到的太学,他也会建的,只是需要时间。
  参加文举的人出乎意料的多,孔鲋和叔孙通都带着不少儒生,据邓陵说,甚至有阴阳家、农家等等都悄咪咪来了。
  李世民都觉得很稀奇,这些人平常跟不存在似的,一开个科举,全冒泡了。
  文举殿试那天,他见张良用的是左手,故作不经意地走过他身边,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用了治愈术。
  张良自然不会被这动静惊动,不动声色地写完了一句话,才换了只手继续写。
  这人真有意思,无论心里多少弯弯绕绕,表面上都若无其事。
  李世民也没有想到,张良才得了第三。倒不是他故意压张良名次,只是殿试的题目是“论礼”,对儒家的诸位来说,有天然的优势。
  而正巧,这次考试来了太多儒家的。
  这时候的儒家和李世民了解的儒家,还不太一样,他本来以为需要改动很多,谁知道儒家内部就已经分化出不同理念了。
  孔鲋主张孔子的“有教无类”“为政以德”,在章台宫侃侃而谈,有其祖之风。
  当时李世民还特意问道:“先生怎么不提‘恢复周礼’的事情了?”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水都是向前流动的,何况于人呢?先祖生于乱世,亲见礼乐崩坏,战争频频,百姓颠沛,是以想恢复周礼,想天下大治,人人各安其位,各尽其责,亲亲尊尊……如今天下既定,君仁民善,那么是‘周礼’还是‘秦礼’,又有什么要紧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